□张一丹 张晓屿 艾子婧 王昭璐(郑州大学)
12月16日,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有关专家表示,疫情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很长远,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也很大。他提出,新冠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或超十年,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面对疫情,于部分人而言,即使阳性变阴性,所受到的心理冲击也可能无法消弥。调查显示,疫情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影响,保守估计可能达到10年~20年左右。因此,我们要关注自身的精神健康,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心理影响,别让恐慌绑架了我们的生活。
疫情仍在泛滥,然而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精神恐慌已远超病毒带来的实际影响。疫情三年,“新冠”二字就像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刃。什么时候会阳?疫情还要持续多长时间?几乎成了人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正常生活成了奢侈,不安等待成了常态。有人甚至提出“早阳早好”,认为与其每天都在焦虑担心自己被感染,索性早些感染图个安心。不难看出,当下人们恐惧的主要对象已成病毒本身转为无法掌控的事态。
比起病毒,内心的恐慌与焦虑带来的影响更可怕。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数据显示,疫情第一年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增加了25%。国内外一些学者公开发表的数据也表明,疫情期间一些人出现了抑郁、焦虑,还有一些人甚至可能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等。疫情对于社会心理的影响也很大,如经济信心、消费行为、人际信任、社会心态等等。随着病毒的不断变种,奥密克戎毒株毒性相较原始病毒已经削弱许多,可病毒打不倒的人们,却被对未知的恐慌与焦虑击垮。这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危害人们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影响了个人日常生活乃至社会正常运行。
正视病毒,积极防护,努力从恐慌中解绑,还自己健康的精神状态。首先需明白,疫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应以平常心看待病毒,认真做好防护措施。纵使感染也不必过于担忧,而是要积极调整作息和生活习惯并辅以药物治疗。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过度恐慌失去自我,丢掉了热爱生活的信念。同时社会也应建立起应急心理服务体系,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干预。用制度乃至法律来保障心理服务,努力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痕。
个人的精神健康不仅关系着自身命运,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打赢抗疫战,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都不容忽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努力减少无意义的恐慌,莫让恐慌绑架我们的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张一丹 张晓屿 艾子婧 王昭璐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