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柯彤 (山东大学)
前不久,李佳琦在直播中怒怼网友一事引发热议,在短短几小时内冲上了热搜。继其11日凌晨1点发文道歉后,9月11日晚,李佳琦在直播间再度道歉。
李佳琦表示,自己不应该,也没有资格站在个人角度随意评论任何一位网友,这种不恰当的表达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任何人都有在直播间提出对产品的建议和想法的权利。作为主播会尊重大家表达的权利,同时也诚恳接受大家的一切批评和建议。
哽咽的声音,泛红的眼眶,再配上煽情的文字和话术,李佳琦的确打出了一手“漂亮”的感情牌,然而,消费者真的接受他的道歉了吗?被怒怼“麻烦找找自己原因”的打工人们真的愿意和解了吗?
我们不妨来仔细看看弹幕和评论:“不是因为你是李佳琦我们才去消费,是因为我们消费你才是李佳琦”“你骂的是所有即使拼尽全力起早贪黑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普通人”“道歉是怕双十一卖不出去吧”“怎么觉得你看着提词器道歉呢?还能不能真诚点了”……从众多消费者的回应里不难看出,一个投身带货行业七年的资深“名嘴”这次是真的触到了老百姓的逆鳞,被狠狠地“一骂再骂”。
其中一条评论格外显眼:“让一个日薪508万的人和咱们这种收入低的人哭着道歉真的委屈他了。”讽刺之中道出了一个消费者无法和解的关键原因:一个从“柜哥”做起,靠着消费者一步一步走到“日入508万”的主播,一个天天喊着“理性消费,快乐购物”的主播,此时此刻却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高喊着“资本万岁”,这让打工人彻底地寒心了。甚至有人直言:“李佳琦是不想再装了,他摊牌了!”
于直播行业而言,消费者的“拒绝和解”实则是一件好事,也是“带货”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直播行业从出现到如今经历风雨数载,起起落落,环境和市场都在变化。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变了,对于主播的观感和接受度也在变化。变化必然带来改革,而改革往往伴随着阵痛。这种“不和解”意味着消费者对直播和主播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推动直播行业成长和监督网络新业态发展意义重大。
对于品牌而言,打好自身优势和提升专业度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于主播而言更是如此。从消费者与主播的关系上来讲,李佳琦代表的也是自己的“品牌”,只有珍惜羽毛才能谋求发展,造福消费者的同时获得正当利益。“口出狂言”之事实乃行业大忌,消费者的“不和解”也是其应该深刻反思、总结教训的机会,期待他的最新表现。
来源:红网
作者:鲁柯彤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