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强制游客消费屡禁不止,根治仍需下猛药

来源:红网 作者:臧千茗 编辑:张瑜 2023-09-30 15:46:59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教计划.jpg

□臧千茗 (广西大学)

正值假期,近日,有网友举报,贵阳某旅行社导游疑因游客不买翡翠,让大巴在服务区停留1小时。对此,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通报,称正在对此进行调查,将对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一查到底。(9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视频中,导游大声批评游客,说出来玩讲良心,不能骗吃骗喝,要么补交团费要么进店消费。大巴在服务区停留1小时,后经几方协调,才重新开车离开消费场地。

强制游客消费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违背消费者意愿,强行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然而,在越来越多人知道强制游客消费是“违法”的今天,这种行业顽疾为何愈演愈烈?为何许多游客仍被打、被赶、被吓到?这背后的原因值得一探究竟。

诚然,导游往往在说服游客消费时态度恶劣,甚至恶语伤人,但是他们不能为强制消费“背全锅”。强制游客消费虽是导游在“说”,实则是旅行社的要求,为了稳固购物店和旅行社之间的利益链。购物店需要旅行社拉来客户,旅行社便往往以“低价团”的宣传吸引游客参团,要想获得高利润,就得想办法“说动”游客,落实到消费,而消费的重任便交给了导游。与此同时,“低价团”中团消费多少,往往决定了导游能从中拿到多少提成收入,业绩差的导游难以生存。

此外,由于利益链的合作成本很低,不少旅行社和购物店都持投机心理。万一这一批游客恰好看上些商品呢?万一这一批游客肯花钱呢?万一这次强制消费没被游客举报呢?万一好好谈谈,游客能息事宁人,放弃举报呢?违法的代价太低,无形中为强制游客消费提供了明知故犯的机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消费变为强制看似只影响游客对导游、旅行社的评价,却能在降低游客游玩满意度的同时为城市形象建设添油加醋。

要根治这一行为,需多方发力。首先,最重要便是刀刃向内,旅游机构要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和道德准则,时刻把“为消费者服务”作为行业初心与使命。其次,游客应学习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可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政府部门需加强市场监管,社会舆论发挥监督作用。

此外,笔者认为,推进散客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跳出团体模式的创新性方法也可尝试。总之,正如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在通报中所说要“对害群之马决不姑息”,强制游客消费真该好好整治,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真该好好维护了。希望在好山好水好风光面前,游客们不必再为此烦恼焦虑!

来源:红网

作者:臧千茗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3/74/131055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