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层减负岂能“口是心非”

来源:红网 作者:胡喜庆 编辑:田德政 2023-09-09 16:23:13
时刻新闻
—分享—

□胡喜庆

近年来,为了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解放出来、营造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中央到地方相继开展专项整治、给予政策倾斜,取得积极效果。然而,近期调研中仍有不少基层干部表示,当前责任层层加码的情况依然存在,高强度工作与高压力问责相互交织。基层放不开手脚,就无法在干事创业上“大展拳脚”,基层干部呼吁,给基层“松绑解套”就不能“嘴上喊口号,身上戴镣铐”。(9月8日 半月谈网)

从2019年开始设立“基层减负年”以来,按理说,近年来通过持续纠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了不少隐形变异问题。有的搞数字变通、玩文字游戏,不发“红头文件”发“白头文件”;有的不搞工作检查,而搞调研督导,内容却依旧是对照清单逐项检查;有的搞“运动式”减负,追求短期效果,抓一阵好一阵,一放松就反弹;有的习惯通过分解任务下放责任,为自己减负的同时却让他人受过等等。

如此,基层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被层层加码,甚至压力都落在基层干部身上,一旦出现了任何意外,问责的板子就抽到基层干部的身上,最终伤害基层干部的心。

基层减负决不能只喊口号,还需实实在在为基层卸下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填表报数,精简文山会海,凡事不必留痕迹,此为治疗基层干部负担的一剂良方。只有各级党委政府下好猛药,切实拿出为基层减负的举措,则基层干部花在形式主义上的时间将大大降低,才能真正用在实干上,用到服务群众上。

形式主义是一个顽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雷声大雨点小”“新瓶装旧酒”等现象屡见不鲜,就是因为它总可以搞变通、换马甲。要让基层减负成为基层干部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福利”,必须摒弃基层减负走过场现象。只有基层减负工作做好加减法,尽可能减少责任清单、印证材料,增加苦干实干的业绩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基层减负才不会成为“嘴上喊口号,身上戴镣铐”。

来源:红网

作者:胡喜庆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3/91/1303350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