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让道德评判成为情绪宣泄和矛盾对立的滥觞

来源:红网 作者:王昱钦 编辑:钟星月 2023-01-16 20:28:50
时刻新闻
—分享—

□王昱钦(永州市第四中学学生)

道德评判在现实社会中很常见。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是这样定义道德评判的:“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是邪恶的。”道德评判的初衷本是引人向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逐渐成了情绪宣泄和矛盾对立的滥觞。

古语有云:“礼,闻取于人,不闻于人。闻来学,不闻往教。”为何不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呢,然后与人友好交往,真诚匡正对方的得失,收获一份真正的友谊?以“道德”之名随意指责他人,或许能享受一时“教师爷”的快感,但自以为是之举只会让人生厌,最终适得其反。

随意指责源于为人自大。自大本来就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在某些人的眼中,自大可支持自己对人表现强势,而强势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渴望的东西。

自大是缺乏自知的表现。有些人因为某一方面比较优秀,就“矜其一点,不及其余”,让人表扬几句,就更加的自大起来。比如,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学习变得容易起来,一些人抱着功利的心态去看书、听课,看一点哲学类书籍自以为是哲学家了,与人聊天“言必称哲学”。学了几首诗自觉成了诗人,捣鼓几首不平不仄的诗就急着向人炫耀。内行人看破不说破,外行人不明觉厉,不吝赞扬之语,于是后者就自大起来。学习浅尝辄止、造诣不深,却由此滋生了学识和道德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让其对他人随意评判,结果只会伤人误己。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天性的至深本质是渴求为人所重视。”有些人内心虚弱,又太希望被人重视,就剑走偏锋,装作很自大,与人交流、对热点事件发表看法时极力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竭力表达自己道德观,以此显示自己的出类拔萃和见识不凡。比如,曾引发热议的“上海名媛事件”,有人痛心疾首“世风日下”,有人怒斥爱慕虚荣、不接地气。且说当事人的做法是否妥当有待商榷,但一棍子打死是不是用力过猛?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生活精致的一面吧,哪怕方式不讨人喜欢。部分网友表示,这些假名媛们没有危害他人也没有影响社会,没必要都一股脑地嘲讽。专家认为,多人作为访客去酒店房间拍照,只要符合酒店规定,不违反现行法规,理论上是允许的。因此,与其放下自个的事忙着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不如先修炼自己,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届时,个人看待问题将变得更加从容、理性和全面。

没人愿意被人无端指责。一个人的合法言行,遭人道德评判后,陷入社死的困境,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自己在极力避免此种困境,就不妨对他人宽容些,从理性和善意出发,多发现对方闪光点,诚恳地指出问题,进行建设性的交流。每个人都需要诤友,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温暖心扉,照亮你我,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加和谐,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红网

作者:王昱钦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5/50/122381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