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刑满释放人员卖惨带货:监管和关怀应当“两手抓”

来源:红网 作者:徐天钰 编辑:钟星月 2023-01-17 17:18:28
时刻新闻
—分享—

88148d014c4c483f82228f5274bb2ca2.jpg

□徐天钰(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据《成都商报》1月17日报道,近日,小红书平台账号“天郎哥哥”晒出自己的《释放证明书》并写道“我不会接受别人对我的施舍……重获新生……希望大家关注我”,得到很多网友支持。但很快,有网友发现并曝光其所犯罪行为强迫卖淫罪。该账号也很快搜索不到。对于“刑满释放”作为标签吸引流量的问题,平台应当抓好监管,有关部门需落实关怀。

刑满释放人员固然能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自由择业,自食其力的行为本无可非议。但是,将“改过自新”作为标签成为所谓的“励志网红”,将“犯罪经历”作为卖点吸引流量带货,难免令人怀疑具有“炒作”的嫌疑,同时也不利于良好直播风气的形成。此前,主播“寻亲男孩今晚有没有哭”在抖音“卖惨”,吸引了12万粉丝后便开始直播带货,用偏贵的定价向女性粉丝卖卫生巾,却被发现、曝光其所犯罪行是强奸罪,网友直呼“愤怒至极”“不可容忍”。曾经因侵犯女性入狱,如今出狱后却“卖惨”赚女性的钱,如此行为,恐怕令人难以接受。

但是,也应该看到刑满释放人员渴望融入社会,但实现途径较少的一面。据《成都商报》报道,公务员、法官等职业,犯罪之后终身不得从事。而直销员、导游等职业,则是针对特定犯罪(刑罚)终生不能从事。不难发现,刑满释放人员因具有犯罪案底,导致能够从事的职业有限,同时出狱后没有一技之长,工作难找成为了其主要难题。此时,应当有效进行引导,避免再次犯罪,而危害社会。

对于刑满释放人员卖惨带货的问题,应当由多方合力解决。直播带货平台应当完善监管和准入机制,核实直播带货人员的背景与资质,对于以“刑满释放”恶意炒作的主播应当加以警告和封禁。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完善直播带货人员的培训机制和监管流程,真正做到“持证才能上岗”,充分发挥网络直播的正面导向作用,维护和谐带货环境。此外,有关部门也应当重视刑满释放人员再就业的问题,例如提供多种就业渠道帮助其养家糊口并融入社会,避免因其产生报复心理而犯罪导致再次入狱。

运用“刑满释放”“改过自新”作为标签进行炒作,赚取毒流量,难免会影响正常市场秩序的运行。当青少年看到,罪犯却仍能够运用犯罪经历赚钱,遵守法纪和向善向好的价值观应当何以培育?当“犯罪经历”也可以变成了营销手段的一种,通过描述监狱经历和犯罪故事吸引眼球,法律的权威应当何以立足?所以,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卖惨带货的问题,监管和关怀应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来源:红网

作者:徐天钰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5/51/122421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