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蒙(北京体育大学)
2月18日,有媒体报道,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在庐江中学进行演讲时被反呛,遭学生抢话筒。事发后,合肥市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庐江县成立调查组,对庐江某中学把关不严,予以调查问责。19日,庐江中学工作人员回应,学生很勇敢,不会处理学生,会有相关部门跟进处理。(2月19日 新黄河客户端)
庐江中学事件发生后,相关词条立刻冲上了热搜。许多网友表示,这个勇敢站出来的青年代表的正是90后、00后的青年一代,他们出生于国家强盛的新时代,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体现的正是新时代青年对革命先辈理想追求的一脉相承。
诚然,在对这件事的热议中,我们所听到的大都是支持者的呐喊,可也要看到部分嘲笑者的声音。对此,有人回应:“居然会有人嘲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不是因为他的理想对于你来说不切实际?”究其根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戳痛的不是大众的爱国心,而是他们自己曾经努力学习的初心,是他们未竟的理想和追求。
在这个“内卷”一词火爆全网的时代,我们看到的不是目标化的努力,而是功利化的竞争。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上升,学历的贬值,无数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个人发展困境。理想追求让位于对现实的考量,功利化的教育则成为了争取社会地位和财富资源的门槛。或许,适宜的功利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成为发展的动力,但狭隘的功利化必然会使教育背离“教书”以“育人”的初心。如何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已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
在庐江中学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师风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为人师表,当以身作则。然而,在功利浮躁的大环境影响下,部分老师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求,以自己的言行误导学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老师在学术和道德上都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才是真正的“教书”以“育人”。
在老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当下,升学压力的存在让学校重“智育”而忽视“德育”成为普遍现象。唯成绩论教育模式培养出了许多不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这必然对这些学生的未来造成影响。而只有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深入了解学生思想需求,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全的人格,拥有真正完整的自我,并为实现自我追求而不断努力。
在这个教育日趋功利化的时代,我们应当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社会需要的是更多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青年,而不是提前“被现实磨平棱角”的功利主义者。
来源:红网
作者:王艺蒙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