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琪(西京学院)
近日,一则关于“高校老师直播间推荐优秀学生,帮助学生就业”的新闻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浙江理工大学的老师李孝明,在直播间手持学生简历,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提起学生们的特长,他如数家珍。目前,被直播推简历的学生中已有3人接到面试邀请。李老师表示,还会继续直播,“帮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作为“商品”挂车,老师成为“带货”人员,下场“叫卖”学生履历,实在令人心酸。“这个学生很自律,真的可以考虑”“这个学生如果错过了,你真的会后悔”,可以看出,第一次直播的李老师对直播话术并不太熟悉,只是一味真诚地强调学生的优秀。教师的一片赤诚之心让人感怀的同时,更令人反思:是什么促使本来可以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
国家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学生数量均同比上年增加60万人左右,而国家全部的劳动力当中有超过一千万的人是大学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而从就业大背景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24岁青年失业率在2022年7月达19.9%,这也是自统计局2018年4月发布此项指标以来的最高点。虽然市场就业岗位仍在扩招,但就面对高校毕业学生这一群体,就业市场仍然存在着尖锐的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由此可见,作为高校老师,担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创新传播形式把学生推荐给合适企业的做法无可厚非,更体现了一位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想在实处、做到实处的育人情怀。但是,单纯依靠高校老师直播“带人”,要想真正为每年千万大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实乃杯水车薪。
优化大学生就业结构,需要社会更多的努力。如何提高大学生
高校老师直播“带人”对于大学生就业结构的优化和促进作用仍然有限,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虽然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学校的积极尝试值得肯定,但是社会仍需关注到,在老师“无奈”下场直播的背后,是大学生真实的就业困难、面临的毕业即失业的生活窘境。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思琪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