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业全由家长代笔?安全教育不应沦为形式主义

来源:红网 作者:饶麦淇 编辑:刘昱 2023-10-23 17:19:07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饶麦淇(湘潭大学)

10月22日,有福州家长通过智慧海都平台投诉称,在中小学生使用的“安全教育平台”APP上,学生一份安全作业都没做,全部是由家长代笔,家长甚至还需要答题考试。(10月23日《海峡都市报》)

近年来,儿童溺水、车祸等安全事故频出,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教育平台的推出,初衷是为了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但这样的安全教育,关键还要看落实。引起热议的“家长代工”作业,是安全教育沦为形式主义的表现,反映了社会对教育回归初心,真正落到实处的呼唤。

在评论区,一些家长表示已经给孩子代做多年安全教育作业,纷纷吐槽“已经分不清是孩子读书还是家长读书了”。那么,为何本该是由孩子学习的安全教育知识,却成为了家长的作业?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一些安全教育内容超出了其认知范围,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道理。而中学生学业繁忙,也难以抽出时间专门观看宣传片,完成安全教育作业。此外,不少学生因为住校不能使用电子产品,网络安全作业只能由家长代劳。

面对家长的质疑,不少学校表示家长参与安全教育作业是家校共育的一种形式,要让家长成为孩子安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然而,家校共育却没有真正教育到孩子,这样的形式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都不合理。

对家长而言,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之余还需要帮孩子完成作业,增加了生活负担。不少班级还会专门设立一名负责安全平台作业的家委,力求完成率达到100%,让本是充满趣味性的安全教育作业充满了压力。对学生来说,本该是自己学习的安全教育知识全进了家长的脑袋,安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同时由于安全教育作业都由家长代笔,也容易助长孩子们的惰性,变得过于依赖家长。这样的安全作业只是走了个形式,只是把责任从学校转移到了家长身上,却没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让教育的初心蒙尘。

作业终究是作业,而“层层压实责任”变成了“层层完成任务”的现象,则更令人深思。如今,不少打着“家校共育”“双减政策”旗号的新措施,执行起来却变成了写材料、开会、签责任书这样的“纸上谈兵”,无形中给学生、家长和老师增加了压力。教育内卷化的实质没有得到改变,反而让人喘不过气,一些本是为了教书育人的教学活动成为了应付检查的所谓“亮点”。

要让安全教育落到实处,还需要多方合力。学校要与公安、教育等部门加强合作,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学科建设等立体层面统筹考虑;社会要形成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氛围,提升全社会的责任心,写好安全教育这份责任书;家长也要配合好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授安全知识;学生们要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将这些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

正如李公朴先生所言:“一切教育都必须有以‘用’为目的。”在学校里接受的安全教育,会成为孩子们走出校园后的“安全保护伞”。只有将安全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孩子们才能真正做到“平平安安出门去,高高兴兴回家来”,才能在人生的这条大路上行稳致远。

来源:红网

作者:饶麦淇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4/67/131914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