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叫停“安全教育平台”打卡,为家长学生切实减负

来源:红网 作者:耿方媛 编辑:刘昱 2023-11-20 22:25:28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耿方媛(郑州大学)

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放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在济南,多位家长及老师表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做强制要求。(10月20日 澎湃新闻)

“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作为一种安全教育研究项目,主要通过提供视频、设置题目、发布调查问卷,供家长和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教育工作。其初衷是“为了推动各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学校安全教育科学化、常态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但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让原本极具意义的安全学习变成形式主义,也没有起到安全教育该有的作用,为学生和家长增添了负担,这样的“表演式学习”早该叫停。

加强安全教育固然好处多多,然而,当学习成为一种强制性任务,学习主体错位,其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在实际的安全教育过程中,“落实责任”渐渐变成了“完成任务”,许多学校会要求家长在家长群接龙打卡,强制要求学生完成安全教育学习任务。许多学生并没有自己的手机,或者并没有过多时间接触手机,因此这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就落在了家长的身上。原本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安全教育视频却由家长代看,学生没有接受到相应的安全教育,而家长面对这些简单基础的学习内容,“代看”视频往往变成机械性地“代刷”。学生不学家长学,安全教育的主观目的与客观的实际效果可谓大相径庭。

形式主义不仅会削弱安全教育的效果,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形式主义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的抵触情绪,会使得安全教育在他们的心目中沦为不重要的、令人困扰的内容。我们要为家长和学生减负,坚持自主自愿的学习原则,也要思考如何在此后的安全教育工作中,避免形式主义的“东山再起”。

要想真正卸下形式主义的负担,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制定合理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处于不提倡使用手机的学习环境中,线上的安全教育工作就难以顺利推行。此时,在学生的日常课程与学习中时刻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开展线下的安全教育课程和相应的活动,或许比线上的视频学习更能入脑入心。此外,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关键在人。转变教育观念,摒弃死板僵硬的教育模式,把安全教育看成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非“任务”,才能真正发挥到安全教育的作用,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耿方媛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64/132778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