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又引争议,张雪峰的“话语流量”为何屡试不爽?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一昂 编辑:刘昱 2023-12-10 17:43:25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刘一昂(吉林大学)

继“报考新闻学”争议之后,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又因“所有文科都叫服务业,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舔’”的言论再次引发广泛热议。对此,张雪峰在其个人账号发文称:“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对不起,对不起,我给大家笑一个!我在干嘛,我也在舔。可是我没觉得这有什么所谓的不好啊。”

不得不说,张雪峰老师玩“话语流量”确实有一套。不论是此前围绕新闻学的争端,还是此次“所有文科都叫服务业,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舔’”的言论,他都会甩出一个极具争议、看似正确的话题,当你围绕“价值”“理想”反驳他时,就不知不觉掉入了他的话语陷阱——那你学文科就是赚不到钱,就是找不到好工作。

可细究之下,不难发现,这种看似正确的话题,实际上超出了论据所能论证的限度,甚至于连论据都没有,就绝对性地下了结论。要知道,在给直播间的家长或者孩子进行学业分析时,起码要全面、客观地分析一个问题:文科有哪些专业?不同文科专业的就业方向有什么不同?各个行业的工作、薪资有什么差异?既然文科是服务业,那理科呢?是不是例如信息、医疗之类的理科专业也很可能从事服务业?只有进行充分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家长和孩子全面了解一个学科和行业。而没有调查就下结论,用“舔”字调侃整个文科专业,这实在有点不太负责了。

不过,张雪峰的言论却总能获得很多人的支持,甚至将他“神化”,称他为“敢讲真话的人”。其实,反驳张雪峰的人中多数都没有指责他错了,只是大家厌恶张雪峰接二连三地用娱乐消解真问题的方式。以此次事件为例,学科建设本来就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过程,没有一个学科能一劳永逸,可能当下的文科建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变革,可一个“舔”字,却包含着对整个文科和服务业的歧视。而从张雪峰的道歉看,他似乎还没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还在用娱乐调侃的方式回避真问题,甚至还在避重就轻,继续制造着“话语流量”,这难免让人不适。

更值得关注的是,张雪峰的“话语流量”之所以屡试不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特别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制造话题,再利用“当事人”进一步证明。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是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对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了解甚少,以至于在专业选择上走过不少弯路。张雪峰正是利用这种“不会再选错专业”的心理,经常在直播间邀请“本专业人士”现身说法。问题是,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没有谁的未来是可以未卜先知的,只是按照张雪峰的推荐去学习择业,就一定能保证“前途似锦”吗?说到底,还是要多了解,多尝试,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权衡,既不要“脑门一热”,也不要因为个别人士的“千万不要”就望而却步,“喜欢并擅长”的路才是适合自己的路。

不知道张雪峰老师还记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爆火的?最初,因为一段讲解34所985高校的视频,张雪峰凭借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彼时其考研咨询业务受到过不少好评。可渐渐地,他开始制造“话语套路”,先用极具争议的话题引发关注,再用十分微妙的道歉结尾,似乎是吃到了甜头,这样的“套路”开始一次又一次上演。与此同时,张雪峰及其机构也因收费高等问题引起争议。要知道,专业、客观、全面的专业建议才是其立足之本,希望张老师能扎扎实实做好学业建议,而不是总沉浸在制造“话语流量”中。

当然,相关论辩也有助于反思当前的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有哪些改进之处,以及如何加快新文科建设。一直以来,有关文科无用论的言论甚嚣尘上,在舆论场长期存在,甚至拥有巨大市场。这时候,比起反驳、澄清文科无用论,不如积极应对这一舆论困境,加强文理学科交叉,推崇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文科人才的竞争力,这才是最有力的回击。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一昂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54/1334031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