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落魄宗门”捡到数学天才?修仙梗背后的教育理想

来源:红网 作者:王金玉 编辑:田德政 2024-06-15 14:01:42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王金玉 (青岛大学)

近日,2024年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排名引发热议,这是因为有一个人把“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17岁”“女生”“全球排名第12名”四个关键词集于一身,她就是姜萍。可想而知,她的存在耀眼且备受瞩目,极大激发了网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不乏将她的经历与修仙小说中的桥段相联系,创造出一系列妙趣横生的修仙梗。

这些梗中,“落魄宗门捡到绝代天骄”和“没落宗派出了个天选灵根”等,在生动形象地描绘姜萍超凡成就的同时,也隐喻着一种教育理想:无论出身,无论背景,只要以热爱和才华浇筑自我,终将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种理想与修仙小说中的主角们不谋而合——他们大多出身平凡,却凭借着天赋和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就一番事业。

姜萍作为当之无愧的“大女主”,她的故事,正是这种教育理想的现实写照。中专学校出顶尖人才,攻破的是人们对教育背景的固有看法,证明了才华和潜力能够超越环境的限制。姜萍所在的学校,虽然不是顶尖学府,但也尽力给予她优秀的老师、自由学习的环境,如今因其成就而声名鹊起,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修仙小说中宗门因弟子的崛起而名震江湖的情节。

同时,网友们还注意到了一些缺乏学校背景的选手,他们被称为“散修”。这同样彰显出一种教育理念:知识的世界宽阔而包容,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引领者,通过自学去发现新知,塑造自我。他们与姜萍或许有所不同,但都是常人所难以预料的惊世之才,都对传统教育体系发出了挑战,并且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此次修仙梗的流传,不仅只是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更是对当前教育体制的一种反思和期待,透露着网友对教育公平、个性化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渴望。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绝世天骄和散修们出现,期待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发掘和培养每个人的才华与潜力,期待高分和学历不再是评判人的价值的主导标准。

此外,姜萍等人的故事和网友们的创意相互交织,共同表明着教育不应仅限于教室、书本所塑造的“方形空间”,而应赋予学生整个地球、整个世界,赋予他们田野与山川,赋予他们探索未知和超越自我的勇气。教育的目的,其实是帮助每个人认识自我,寻找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网友们正在为姜萍等人停留,这弥足珍贵,因此,不妨再仔细想一下故事背后的教育理念,让热点不仅是稍纵即逝的他人故事。人生来不同,都有着特殊的潜质,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挖掘并且培养这份潜质。同时,所有人都期待着一个更加多样化、包容性强、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的出现,而这需要社会去拥抱每一个可能的“没落宗派”和“天赋异禀”的个体。

来源:红网

作者:王金玉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59/140023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