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丨 从《沪游杂记》看晚清上海社会万象

来源:红网 作者:黄西蒙 编辑:田德政 2024-06-29 16:30:07
时刻新闻
—分享—

□黄西蒙

最近读到一本有趣的小书《沪游杂记》,作者葛元煦是晚清长期旅居上海的文人,此书出版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当时上海社会灯红酒绿,处于西方思想冲击古老中国的最前沿,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之一。葛元煦看到上海社会各界的风貌,便将这花花世界记录下来,光怪陆离之事,比比皆是,尤其对租界里的建筑、道路有比较多的描述,给后世留下了难得的史料。

葛元煦还是个“生活家”,对各种妙人趣事都感兴趣,编辑了《闲情小录初集》,其中有篇《红楼梦谱》很值得玩味。他非常详细地整理了《红楼梦》人物关系表,甚至连人物的诨名都仔细记录下来。如宝玉为“无事忙”,薛蟠为“呆霸王”,迎春为“二木头”,孙绍祖为“中山狼”,刘姥姥为“母蝗虫”——这本来是林黛玉吐槽刘姥姥的话,带有贬义,也列于此,似乎不太合理。

至于《沪游杂记》,记录了很多近代上海开埠以来的城市细节,很值得细细品味。其中不少市容规定与现代社会已经差异不大了。

当年的上海房价也是很高的。书中关于房价,有明确记载:“上海租屋获利最厚,租界内洋商出赁者十有六七。楼屋上下各一间,俗名一撞。后有披屋,可以设竃,市面租金每月银数六七两至十两不等。僻巷中极廉,一撞亦需鹰洋三四圆。”以至于作者都不禁慨叹:“昔人言长安居大不易,今则上海居尤不易焉。”

甚至连当时上海租界的禁止行为,在《沪游杂记》里也有清晰记录。细细观之,已有城市现代文明的基本素养要求:马车过桥驰骤,东洋车、小车在马路停歇,马车、东洋车、小车夜不点灯,小车轮响,早晨垃圾车过后倾倒垃圾,道旁随处小便——这些行为都是被严格禁止的。

在当时上海最繁华的路段,已有路灯了,当时距离大清灭亡还有二十多年,而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入夜都是一片黑暗:“西人格物之功最精,能以电气引火为灯。上洋黄浦滩一带及大马路、四、五马路繁盛处、十字街头皆矗立高柱,装电气灯,照耀如一轮明月。”甚至,当时上海连自来水都有:“自来水发源于杨树浦。其制先置蓄水器,高出层楼。”

作者还注意到,当时一些外国人很讨厌在路上乱跑的狗,甚至由此衍生出“捉狗”这一职业。这类在今天看来有些怪异的记载,书中还有不少。《沪游杂记》堪称晚清上海社会包罗万象之书,值得细细品读。

来源:红网

作者:黄西蒙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63/140489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