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飞(河西学院)
日前,新华网发布了《牙膏乱象调查》报道,曝光牙膏行业存在的价格虚高、功效宣传真真假假等一系列乱象。搜索可发现,在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多个商家售卖的儿童牙膏,产品宣传均提到了“可吞咽”“食品级”字眼。如此有悖常理的宣传,却被作为商品的“亮点”“卖点”,在市场上大肆宣传,很容易误导消费者,造成负面影响。
“可吞咽”“食品级”“能预防蚊虫叮咬”“具有祛痘功效”“99%的幽门螺旋杆菌抑制率”,这些宣传标语可谓乱花迷人、真假难辨,教消费者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部分牙膏厂商声称通过“专业检测机构”找到了“科学依据”,在接受正规检查和受众质疑时却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些所谓“功效”的真实性。诚然,牙膏商品的广告宣传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修饰成分,但最起码也要让商品“名副其实”,尽可能减少广告和实际的出入。不能光顾着给自家牙膏“贴金”,套上种种光环,而忽视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和提升。
买卖信为本,经营礼当先只有货真价实,不欺骗消费者,商家才能获取信任和信誉,维持自身的长久经营。牙膏好不好,质量靠不靠得住,效果是否真的如宣传中所说的那般“肉眼可见”“立竿见影”,商家厂家心里最清楚。搞虚假宣传,过度营销,实质上已经将商家的自身利益置于法律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之上,反映了其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的淡漠。
《孟子》一书有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和质量是商业世界的通行证、保障书。牙膏厂商要守住底线,知道宣传营销的“度”在哪里。俗话说“百星不如一月,量多不及质优”,商家既不应无原则地迎合“流量”,也不宜过度追求“销量”,而是应该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不执着于“卷营销”,要拿出服务消费者的初心,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诚信宣传,合规营销,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应当成为商家厂家不可动摇的内在遵循。
重要的是,提升产品质量,杜绝虚假营销,不仅要靠商家遵从道德律令,养成守法意识,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监督。针对当前牙膏市场出现的夸大宣传品牌功效、价格水涨船高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协同平台及消费者,与他们互相配合,共同治理。一方面,需要严格落实质量监管,抓牢“检测关”,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做保障;另一方面,也须发挥平台作用,把好“宣传关”,纠正夸大营销的不良风气。
牙膏商家要明白一点,要想打开产品销路,收获消费者青睐,光靠“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不行。真正检验产品成色,决定商家发展前途的那柄“尺子”还是消费者。要做“科学,真实,价格公道,质量可靠”的牙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合理有序的竞争模式,避免行业内的过度攀比与“营销内卷”。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商家厂家着重提升产品质量,做出让消费者放心、舒心、安心的牙膏产品,就不怕大众“不买账”。相反,倘若商家厂家一头扎进宣传营销的路径依赖中,认为靠着广告、噱头就能吸引消费者,提高经营效益,也只会把路“越走越窄”。功夫下对地方,才能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努力白费。牙膏厂商要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建立互相信任的有益联系,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不能为了金蛋而杀掉自己的老母鸡,为了过冬而吃掉来年的种子。
谣言止于智者,提升消费者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可以避免广告中的某些“伪科学”“笼统概念”混淆、影响大众认知,对于防止虚假的营销宣传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同时,大众也能发挥社会分子的监督作用,为抵制夸大宣传,制止虚假营销做出有效行动。
的确,适度的宣传有助于打开牙膏销路,但把商品做好,让质量可靠,才是商家厂家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良性牙膏市场的构建,需要外部监督来维护秩序,需要消费者不断反馈,更离不开厂商的内在自觉。重营销,轻实际,容易造成商家的“营养不良”。扎实做好产品才是根本的经营之道,光环太多,反而为产品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宇飞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