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宣喆(新乡医学院)
都说“咱们工人有力量”,我国作为拥有8亿多职业劳动者、建立起全世界唯一完整工业体系的人口大国,鼓励广大劳动者参与基本工伤保险,对党和政府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下发通知,明确自今年4月1日起,全国各省份将试点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进一步利好参保群体。(2月5日 半月谈)
到2023年底,我国基本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达3.02亿人。年初官宣即将到来的异地结算试点政策,无疑为申领工伤保险的人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根据现有规定,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劳动关系,按比例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并开始工作后,当处于受工作时间、场所等因素影响患职业病、受事故伤害等7种情形时,可被认定为工伤。经合规申领并审核无误后,由社保经办机构将伤残补助金、津贴及工伤医疗费、康复治疗费等两类基金,分别以发放委托、报销结算两种方式支付给单位或个人。然而伴随社会流动性增强,工伤异地结算的需求不断上升,原有结算模式在高效性、便捷性等方面已难以匹配时下就医需求,因而此次尝试性结算新策将在诸多方面较以往大有改观。
首先,新政策将有效节省时间,精简流程。患者可以在试点医疗机构持社保卡直接结算跨省就医各项费用,极大缓解以往工伤人员来回“跑腿”报销医药费与垫资治疗、凭票审核、到账迟缓等痛点。同时试点参保省份也将职工变更或取消异地就医备案的时限要求放宽至六个月,为频繁变更因工就医的职工们提供更多便利。
其次,新政策将更加细化规范,严谨准确。试点地区参与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联通一家上线一家,并优先联通异地就医集中地区,循序推进认定工作。此外,除工伤辅助器具配置费用按照参保地规定执行,其他各项费用均参照就医地执行,回应了广大职工所关心的工伤待遇标准问题。
最后,新政策的资金使用更灵活,受益面更广。对跨省异地长期居住(工作)人员在六个月备案有效期内异地就医的,享受工伤保险结算可执行就医地政策,确有需求者也可回参保地就医并按其标准结算。这为流动人员提供了更多选择,给高风险群体更多保障,对低风险群体精准兜底,让“新工伤”迅速就医,“老工伤”安稳治病。
当下,工伤事件日趋复杂,职业健康备受关注。前不久,在2024年全国职业健康工作会议上,多部门联合擘画全国职业健康“施工图”,提出要全方位、全过程、多层面通力构建职业健康系统工程,力争将广大劳动者对职业健康事业的期盼变为美好现实。谋而后动,试点先行,尝试异地工伤就医直接结算,不仅是国家卫健委持续调整更新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后的又一力举,更是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职业健康问题提出新解法,探索新路径。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关注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工人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奉献人,党和政府应当确保他们伤有所保、病有所医,以出台、落实更多便民利民好举措为广大劳动者谋健康福祉。
来源:红网
作者:邱宣喆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