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处除三害》蹿红: 创作根植文化沃土,促进两岸影视交流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雅 编辑:张瑜 2024-03-14 17:29:00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周雅 (湖南女子学院)

3月13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对于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在内地受欢迎表示:两岸同胞同文同种,特别容易共情共鸣。希望两岸影视界进一步加强合作,创作更多两岸同胞喜爱的影视作品,携手弘扬中华文化,丰富两岸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促进两岸影视产业的共同发展,做强做大中华民族的影视事业。(3月13日《环球时报》)

从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在内地叫座与内地电视剧《繁花》在台好评如潮的现象中,不难发现共同之处: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进行创作,有利于促进两岸影视交流,推动两岸影视产业发展。

3月是每年电影市场最冷淡的档期,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却在内地成了爆款。不到一千万成本的电影三天票房破亿,豆瓣评分8.1分,“谁是真正的周处”成了互联网讨论焦点,B站相关电影解说速破百万播放量。已经很久没有一部中国台湾电影,能在内地取得如此佳绩。

从题材来看,根植本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作为中国古代“浪子回头”的经典,见于《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来自中国香港的导演黄精甫以此为蓝本,讲述通缉犯陈桂林以为自己生命将尽,决心除掉通缉榜上排在自己前面的两大罪犯并借此扬名的故事。

如何引经据典,将传统典故现代化表达,加深文化内涵提高吸引力?导演在电影人物原型是台湾黑帮人物刘焕荣80年代台湾真正发生过的重大社会治安事件主人公。电影通过隐喻性思辨和暗讽,将古代三害中的“猛虎、蛟龙、自身过错”转化为现代人的三害“愚痴、憎恨、贪念”,巧妙令观众接受处在现代的陈桂林除三害的举动,其中呈现出的传统民间故事的叙事特色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也引发有关人性复杂性的思考。

从制作传播来看,结合传承传统文化,紧随时代潮流。电影除了成功融合两岸的文化,中华传统的历史典故和文化隐喻,台湾的乡土文化和三教九流,香港的煽情套路和暴力美学。更是巧妙利用拜关公、掷圣杯等传统,丰富影片元素的同时表达主角个人命运的转折和人与命运的博弈,陈桂林向关圣帝君连掷三次圣杯的情节令福建网友发出“只有沿海城市才懂九次圣杯含金量”的感慨。

内地电视剧在台的传播也如此,如《繁花》讲述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中普通人抢抓机遇努力打拼的故事,颂扬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台湾剧迷好评如潮。随着近年来内地电视剧《甄嬛传》《觉醒年代》《狂飙》《繁花》在岛内的流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长唐桦看来:“两岸越来越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圈中,在数字文化时代,原本海峡阻隔带来的文化隔膜,正逐渐通过新媒体而消融。”

可见,《周处除三害》在内地的成功并非偶然为之,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情感共鸣从未改变,两岸同胞对优秀影视作品有着共同的品味。在新时代的变与不变中,只有根植文化沃土进行创作,才能有效推动两岸影视交流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雅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7/58/136310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