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焕娇 (山西大学)
近日,一段“杭州宾利司机行凶伤人”视频在网络流传。事件发生时,一位身着黑衣的男子,及时下车对宾利车驾驶员进行劝说,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升级。不少网友为挺身而出的这位大哥点赞。
与此同时,部分网友评论道:“别找了,保护下大哥吧”“快别找了,危险”“网友们能不要别这么闲”……笔者认为,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需要崇高品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需要榜样的力量。
全网寻找,寻的是挺身而出的大哥,是拍下视频的义士,亦是公民心中对于“义勇”的追寻。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勇”二字,撑起了中华美德的一片天。救死扶伤和见义勇为的故事跃入眼帘,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会被这种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
“凡人善举,最为动人”。放眼当今社会,见义勇为事件时有所闻。2018年9月8日无极县东中铺菜市场早市上发生一起持刀抢却行凶案件,正在市场经营的吕保民见义勇为,挺身而出联手热心群众制服了犯罪嫌疑人在与歹徒搏斗过程中身中5刀送到医院已休克后经紧急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2021年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百米冲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先后救回两名落水儿童;2023第三季度防汛抢险工作中,王志国、姚松、魏大兴、罗世凯、巴珠、张红星等六位勇士在暴洪突袭之际,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换取他人生的希望……他们让我们看到:世界是美好的,人心即正义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见义勇为是一份拥护正义的热忱和挺身而出的勇气,这是一种感性,是一种精神。衡量见义勇为的标准不应看其具体行为是否全力以赴,而是看其是否有伸出援手的善意和有所作为的智慧,见义勇为更当见义智为。同时“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相关部门应当健全见义勇为权益保障制度机制,加强优待帮扶政策,消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推动形成崇尚、支持且敢于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一颗颗小石子投入湖面,必将激起一片片涟漪。深入弘扬见义勇为英雄事迹集中体现出的中华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发挥见贤思齐的正向引领作用,增加公众的道德认同感。让凡人善举成为时代风景,让美德浸润社会每个角落。
来源:红网
作者:邱焕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