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 (宁夏大学)
今年以来,打假视频仿佛成为新的“流量密码”,网上也出现了许多“惩恶扬善”式打假博主,如“B太”“铁头惩恶扬善”“狂飙兄弟”等。他们探小店,探市场,探城市,遇到不法商贩时采取现场直接揭露等方式进行曝光,受到许多网友的追捧与支持。
打假视频动辄百万点赞起步,首先在于其内容抓人眼球。在打假视频中,往往会出现言语或肢体冲突,甚至会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但“正义使者”们毫不畏惧,硬刚不良商贩,做出很多网友想做而不敢做之事。最终商贩受到应有处罚,正义得到回应,结果大快人心,契合受众的“爽点”。
其次,打假视频承载着公众对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希冀。如今,市场上各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层出不穷,政府监管也存在盲区或管理滞后等问题,难以迅速、全面的覆盖所有经营领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而打假博主通过打假来揭露市场乱象,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商家诚信经营,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被网民称为“消费者之光”。
打假视频所获流量不断增加,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部分网友怀疑打假博主们无利不早起,在视频中与商家起冲突是为了流量而博人眼球。也有人认为打假本不应由网红占“C位”,而应由市场监管部门挑大梁,打假网红越受群众欢迎,越暴露出制度化、常态化的市场监管不足。
要想回应网民的质疑,就需相关主体做出行动。首先,对于打假博主而言,大众将其视作“正义使者”,对他们有高标准的人设要求。这更需要打假博主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保证打假行为的真实性,增强打假行为的规范性。其次,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要做好常态化监管,畅通各类监督举报途径,并对投诉举报给予积极反馈,做到功在平时。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粗暴执法、“一刀切”式执法,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
总之,市场监督缺位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差距为“打假”行为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营造“天下无假”的市场环境,让打假博主们少假甚至无假可“打”,才是公众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来源:红网
作者:孙悦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