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坤(太原师范学院)指导老师:郭倩
11月20日至22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665家中外企业与机构参展,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发展等前沿议题。这场盛会不仅展示了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创新应用,还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人工智能成为本次峰会的绝对热点。从“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的AI算法模型、数据算力、场景应用展示,到峰会期间各类智慧驾驶成果的亮相,再到AI技术在会务服务中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本次峰会的方方面面。这些创新应用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提升效率、改善生活、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如何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正向应用,防止其被用于不正当目的,成为行业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次峰会特别增设了人工智能板块的分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深化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治理。这不仅是对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问题的积极回应,也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在AI技术不断挑战人类主体性的同时,它也呈现出无法克服的缺点与局限。人工智能对于思维能力的强化和延伸是有界限的,它无法超越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整体性。早在20世纪30年代,数学家哥德尔(K. Godel)的不完全性定理就表明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它包含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由此在理论上指出AI在形式上具有一种极限。1961年,卢卡斯推进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指出作为一个形式系统的机器永远无法跳出“哥德尔陷阱”,即人类能够辨别哥德尔语句的真假,但机器却无法做到。至今机器依然不能准确地理解人类语言的意义,不能把握我们与外部世界的本质联系。因此,任何一种机器模型对于人类思维的复制都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
过去,我们习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今天,机器也成了人的尺度。面对人与机器的新关系,人类能否胜任其新角色?人在哪些方面可以被机器所取代,在哪些方面的特质永远不会被机器拥有,是衡量人类的本质的关键尺度,对这种尺度的认识,我们才刚刚开始。但最终,人仍然是衡量机器的尺度。在人机共同前行的征途中,人的健全、自由发展,人类的共同进步,应该始终是机器导航的核心准则。我们可能难以一次性找准方向,但我们需要不时校准目标,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AIGC或其他的智能技术,蒙住了人的眼、捂住了人的嘴,甚至让人的大脑停转,让人成为机器,那么,我们要及时踩下刹车。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有效治理才能使其健康发展、造福人类。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多元挑战的背景下,各国唯有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通过对话与合作凝聚共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才能共同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回顾本次乌镇峰会,我们不禁感叹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无限可能。然而,面对未来,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继续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来源:红网
作者:张伯坤
编辑:唐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