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间天欲雪,诗心世长存——悼念叶嘉莹先生

来源:红网 作者:宋波 编辑:陈晓丹 2024-11-25 14:58:16
时刻新闻
—分享—

641 (1).jpg

叶嘉莹先生。图片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宋波

寒意浸染津门,恰似为一位世纪老人送别。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在天津将欲雪的黄昏,轻轻合上了她如诗如画的篇章,留给世间无尽的哀思与怀想。

叶先生一生,宛若一首长诗,跌宕起伏,韵味悠长。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浸润诗词海洋,吟诵千年绝唱。战火纷飞,颠沛流离,她却始终初心不改,以诗为伴,以词为友,慰藉心灵,照亮人生。她曾言:“我的一生,是为诗词而活。”这份执着,这份纯粹,怎不令人动容?

叶先生,不仅是诗坛巨擘,更是杏坛名师。她一生奔走,致力于诗词的传播与推广,足迹踏遍五洲,桃李芬芳满园。她授课时,激情澎湃,声情并茂,将诗词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引领无数人叩响诗词的大门,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自20世纪50年代起,她在中国台湾的多所大学任教,播撒着诗词的种子。随后,她远赴重洋,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留下客座教授的足迹。1969年,她移居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她用英文讲解中国诗词的音乐性,现场吟诵李白的《将进酒》,抑扬顿挫的语调,尽显诗歌的豪迈与浪漫,将诗词的魅力传播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叶嘉莹的心,始终与祖国紧紧相连。1979年,她毅然放弃海外的安逸生活,主动申请回国义务讲学。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她以深厚的学识和满腔的热情,讲述着古典诗词的韵味与智慧。她写下“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表达了自己对诗词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

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叶先生解读王国维的“境界说”,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娓娓道来。她指出,人生的境界,需要不断地攀登,不断地超越,才能最终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在南开大学,先生讲授杜甫的《秋兴八首》,她饱含深情地吟诵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者,更是一位无私的奉献者,用自己的力量,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传承给下一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叶先生的离去,是诗词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憾事。但先生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她对诗词的挚爱,对教育的执着,对文化的传承,将化作春雨,滋养一代又一代人,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南开大学的校园里,迦陵学舍的灯光依然昏黄而温暖。叶先生曾说:“我是一个在诗词的国度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她的一生,是与诗词相伴的一生,也是将诗词之美传递给世人的一生。叶先生虽已远去,但她的诗词,她的精神,如同冬日寒梅,傲然枝头,暗香浮动。愿她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够诗意地生活。让我们继承先生的遗志,守护中华文化的瑰宝,让诗词之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来源:红网

作者:宋波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55/69/144868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