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鑫宇(中南民族大学)
近日,深圳莲花山公园中,女厕前排起了蜿蜒长龙,而旁边的男厕却门可罗雀。从商场、景区,到机场、火车站,女性如厕排长队,是“日常顽疾”。这一场景不仅令在场的女性游客感到无奈,也再次触动了社会对于公共厕所区域规划失衡问题的关注。(11月25日 新华网)
男女生理差异显著,女性如厕耗时本就多于男性,加之特殊生理期需求,在人流密集时段,同等厕位数量下女厕压力骤增。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便规定人流量大地区女性与男性厕位比例应为2:1,可现实里,大量公厕未达标,症结在于标准的非强制性,让部分建设者心存侥幸、敷衍了事,把“方便之处”变成女性“不便之所”。
值得欣慰的是,诸多城市已敏锐感知问题,主动破局。深圳打造“潮汐公厕”,依人流灵活调配厕位,南山多公园内6座该类公厕运作,宛如“流量调节阀”,平衡男女厕位供需;长沙南站改造传统卫生间、专设女士专用间,候车室里“女厕版图”拓展,网上获赞无数。如厕体验从“基本款”迈向“高配版”,关怀入微。
然而,当前创新多在局部试点,恰似“星星之火”,尚未成“燎原之势”。新举措优化推广之路,阻碍重重。一方面,改造资金投入不足,老旧公厕翻新、智能设施添置,皆需雄厚资金支撑,对部分财政吃紧地区,有心无力;另一方面,观念滞后成“绊脚石”,传统“男女厕位等量”思维固化,让部分管理者对新比例标准抵触,推进缓慢。同时,后续维护运营亦存难题,潮汐厕位管理、智能系统运维,缺乏专业人力与长效机制,容易陷入“虎头蛇尾”困境。
提升公共厕所女性体验,是复杂系统工程,需各方合力“添柴加薪”。政府当扛起主导大旗,强化标准落实监管,把厕位比例要求从“软指标”变成“硬杠杠”,加大资金扶持,为公厕革新“输血供氧”;企业可参与公厕改造项目,赢口碑、担责任;媒体发挥宣传优势,曝光“如厕难”痛点、展示优秀范例,让“女性友好公厕”理念深入人心。
公厕虽小,却盛满民生温度、映照城市文明。尊重女性如厕需求,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笃行,是在细微处“绣花”功夫的展现。当公厕处处为女性贴心考量,城市方能以更包容、温情姿态,拥抱每位居民与访客,于点滴间积攒文明厚度,绘就和谐宜居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余鑫宇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