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女子磕头还恩拒认亲:不打扰是这段亲情最大的体面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张瑜 2024-12-13 21:38:46
时刻新闻
—分享—

□张川(吉首大学)

12月13日,微博热搜榜一则#女子被抱养37年拒认亲磕头谢生恩#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河南省商丘市一女子发视频称,她被抱养37年后,亲生父母找来,并留下10万现金。在正式见面的饭桌前,她向亲生父母说出了在心里积压已久的话,并向生母磕3个头,以谢怀胎10月之恩。

该女子发布视频介绍,她1987年被养父母抱养。9岁时养母去世,后来养父、养兄相继离世,姐姐、姐夫供她读完大学。为了还钱,她与亲生父母见了一面,并表达了对当年将她抱养一事的愤怒。12月10日,针对网友关心的身世问题,该女子统一回复称,9岁那年妈妈去世后,陆续从邻居、亲戚口中得知自己是被抱养的,但自己内心只认养父母和养兄、养姐,对他们感情很深,不想找亲生父母。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上对于此事的评价趋于一致:“就该这样”“做得好”“其实挺好的,互不打扰”……从这些评论里我们可以捕捉到两点意味鲜明的信息,一是公众历史性的价值观变化;二是共情在对话中的价值。

坦白讲,在既往经验中,有关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新闻报道,无论舆论场域在线上还是线下,几乎都会被一种蛮横的绑架式观念引导事件走向。举例来说,“那毕竟是你父母啊”“天下无父母的不是”“你父母肯定也有苦衷”……这样的“捆绑三角,几乎可以让当事人无言以对,甚至处于道德制低点动弹不得。因此,笔者才说通过此事在网络空间引发的讨论,各类公众言论趋于一致的价值观呈现出一种历史性的变化。质言之,这是一种更倾向于辩证的、文明和谐的价值观。

亲情从来都不该是束缚和计算。尽管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法体悟这种被父母抛弃的感受,但我们绝对能够清楚地知道,人类的一生不会有几个37年。如果说,迟到了37年的父母之爱可以用10万块钱轻松补偿,那这37年的心灵苦旅又该如何安放?那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为滋养这孤苦魂灵无私奉献多年的人,他们的生活和感受,又是否值得关注?

浅表地看,这件事是个体家事,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和狠心父母的悲伤故事。但往深里看,这是对唯血缘话语的反抗。诚然,亲情是我们唯一不能割舍抛弃的血脉纽带,是我们唯一不能自主选择的,属于先天就被刻入灵魂记忆的人伦关系。但我们必须承认,亲情的凝就不只是血缘的特权,它绝非衡量亲情的唯一标准。当唯血缘论者扛着血缘大旗振臂高呼,展示血浓于水、示范亲情定义时,默默奉献如此事中的养姐夫妇,便是以理想核心家庭的爱意和纯良取代并裂解了传统血缘家庭的价值定义。

还应看到,作为心理学概念,共情指的是个体准确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情境下作出准确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那公众为什么能在此事中产生共情呢?细究之,此事中的父母具有绝大多数父母的共性:想抛弃就抛弃,想认回就认回。这种大家长思维的父母,与子女的相处就像君臣关系,等级分明。他们很难与子女共情、共鸣,只是一味地自顾自地进行自己的安排。这也为共情舆论铺设好了前提条件。有学者将共情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公式,将具体事件代入进行拆分,表达出对话和沟通的诉求。正是由于这样的共情机制,才打破了传统的情感和理性二元对立。简言之,共情能够超越以往舆论的单向引导,在道德绑架式的对话和沟通中挖掘出新的可能。

最后,相较于挖掘到的共情舆论为舆论引导带来的新思路,似乎更值得关注的是个体精神的安好。我们不奢求世上所有父母子女都美满幸福和谐,但如果已是伤痕累累的亲缘,还想打着爱的名义或是任何与爱有关的行为试图去修复,在各种层面和角度上,它都是一柄危险的双刃剑。抑或是说,如果真的还存有爱,就该给彼此留有体面,而不打扰就是这段亲情最大的体面。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56/57/145413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