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光
近年来,外卖平台的服务边界持续拓展,从单纯的餐饮配送逐步延伸至生活服务的各个领域。某外卖平台近期试点的“骑手帮扔垃圾”服务——每单补贴0.5元,用户可额外打赏——这一创新举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7月11日 《工人日报》)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这一服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曾自发分享骑手帮忙扔垃圾的经历,部分用户还会给予小额打赏。这种民间自发的互助行为,折射出城市特定群体的真实需求:高层住户、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对此确有需要。此前,这类服务处于自发、无序状态,缺乏标准化机制。如今平台将其纳入规范化管理,既填补了市场空白,又提升了社会服务效率,其创新价值值得肯定。
从行业发展视角观察,此举展现了平台经济的创新活力。当前生活服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增值服务已成为平台增强用户黏性的重要手段。该平台此前因率先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赢得口碑,此次试点进一步强化了其“人性化服务”的品牌形象。同时,这类创新还能为骑手创造额外收入,有望实现平台、用户与劳动者的多方共赢。
然而,新服务的落地仍面临现实挑战。首先,0.5元的基础补贴配合自愿打赏的机制,在垃圾投放点较近时尚可接受,但若遇需步行较远或爬楼的情况,时间成本可能远超收益。其次,外卖配送本就有时效要求,增值服务可能挤占送餐时间;特别是当某些小区禁止骑车进入,而垃圾桶距离较远时,就极易导致订单超时。此外,平台要求的拍照核验流程也增加了操作负担。更不容忽视的是携带垃圾继续配送可能引发食品安全担忧,这也将是消费者投诉的潜在风险点。
“骑手帮扔垃圾”服务的推出,标志着平台经济正向精细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但要让这一创新真正发挥价值,还需在以下方面持续优化:其一,建立动态补贴机制,根据服务难度调整报酬标准;其二,优化考核体系,为增值服务预留合理时间;其三,明确服务边界,建立用户约束机制,防止服务被滥用;其四,加强行业协作,探索与社区物业的合作模式。
创新服务的生命力在于实现多方共赢。乐见企业通过创新满足社会需求,更期待平台在推广过程中充分听取骑手意见,在服务设计与规则制定上精益求精。唯有在效率与公平间找到平衡点,这样的创新才能真正释放其社会价值。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周荣光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