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能遥控器”随意开道闸,安全防线容不得“暗门”

来源:红网 作者:武辰宇 编辑:吴海刚 2025-07-21 17:05:22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武辰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近日,在网络购物平台,一种叫作“万能遥控器”的产品在公开销售,只有巴掌大小,号称能打开所有小区的道闸、卷帘门,畅通无阻,轻松实现“出入自由”。记者发现,网络上销售的万能遥控器多款产品销售量超过了一万,一款万能遥控器的销量甚至达到了20万。购买者的评价中出现了,“保安根本不会发现”“太方便、真不错能给我省不少钱”等字样。记者随机购买了一款销量较高的“万能遥控器”,前往多个小区和学校,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实地测试,最终轻松打开了小区的道闸。记者随后又测试了多所小学的大门和停车场抬杆,发现大部分均可复制信号并成功开启抬杆。(7月20日 《央视新闻》)

门闸的存在,不只是为了控制出入,更是为了实现登记备案、信息统计和安全管理。一旦门禁系统形同虚设,所谓的“便利”便成了对公共安全底线的挑战。一些人用“万能遥控器”看似占了便宜,实则让整个社区、学校乃至公共场所暴露在风险之中。

违法产品为何能大行其道?固然,市场的底色是需求和供给。从源头来看,万能遥控器的生产已涉嫌违法,严重者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然而,这类产品却能以“信号测试器”“智能设备配件”等名目,堂而皇之地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平台在商品审核、关键词识别、用户举报响应等方面存在明显漏洞,监管缺位为违法产品提供了滋生土壤。同时,一些消费者对公共安全的认知薄弱,将这种“破解门禁”的行为视为“聪明”“省钱”,进一步助长了市场的需求。

对于任何一个单位而言,门卫虽不直接承担核心业务职能,却扮演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角色。以学校为例,此前北京多所中小学明确发布公告对外来车辆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从到访者的姓名、身份、到访原因、逗留时间,到校内联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都需记录在案。在这看似繁琐的手续的背后实则是为了形成一条风险研判、稽查犯罪的证据链,铸就校园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区区一道门闸拦不住人,它的存在更多是作为社会距离和边界的一个象征符号,而秩序的维系需要的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内在认同。为此,有关宣传部门应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科普力度,从学校课堂、博物馆展示、社会科普宣传等层面,提高人们对这类技术的了解深度和广度,既要让公共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也要在源头予以遏制,让不良产品的危害止于生产线。

门闸不仅是一道物理屏障,更映射着人们心中对于社会规则与秩序的自发认同,因此,也只有在公众普遍遵守,所有社会成员心存敬畏的时候,或许门闸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体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武辰宇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65/151434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