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德梅(广西师范大学)
7月24日,贵州一考生称,今年高考他考出609分,但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误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录取。考生称,填报时系统仅显示专业编号为529,未明确标注该专业属于厦大海外分校。他质疑:系统对其他大学分校均有单独地域分类选项,唯独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未单列分类或标明“海外”,存在误导。(7月25日 《潇湘晨报》)
尽管贵州考试院强调“专业代码不一样”“考生应仔细核对”,但作为官方唯一的志愿填报平台,因系统本身设计缺陷、信息呈现模糊所导致的错误,难辞其咎,更不应由学生独自承担后果。
考试院“甩手”处理,责任不能“踢皮球”。当地考试院作为官方权威志愿填报平台,强调筛选功能,却弱化对厦大校区地域标注,明知每年招生政策可能更新,但系统却不能按时更新?明知有变而不变,尽不到作为官方平台的义务,再以“考生应仔细核对”作为免责声明,将责任四处推卸,这是对自身职能的懈怠,是一种“懒政”。官方平台的作用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同时,出现志愿误报的考生也并非个例,说明误报已经不只是考生个人原因导致,官方平台也应负责。
纠错机制滞后,不该让学生自行买单。贵州考试院表示,考生要么自行联系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招生办自行退档,要么复读一年,明年再考试。众所周知,被院校录取之后,自行退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厦大马来分校也表示,需要贵州考试院正式发函,但考试院未做出具体回应。当志愿填报出现偏差,考生往往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无论是退档补录或是复读,都需要付出本可以避免的代价。希望考试院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别让考生和家长寒心。
教育公平不只在分数,更在细节。据了解,厦门大学本校与马来西亚分校的差别不只是地域不同,更有学费悬殊、中英文授课方式等差异,二者截然不同。但志愿填报却把普通批次与海外录取批次混合,这不仅对信息获取能力、家庭经济能力较弱的考生家庭不公,也因误报占榜,可能导致原本的低分意向者落榜。609分的误报学生被迫复读,是掩盖在形式公平下的不公。
志愿填报事关考生未来,绝不能玩文字游戏。高考志愿填报是结束中学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官方渠道更是考生权益保障的“最后一道墙”。若技术升级只停留在系统运行不出错,而忽略所呈现给用户的关键细节,将原本能够准确获取的信息变成“开盲盒”,那便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失职。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温德梅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