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万奖金秀,教育营销何时休?

来源:红网 作者:周荣光 编辑:吴海刚 2025-08-17 16:37:55
时刻新闻
—分享—

□周荣光

近日,一则广西贵港某民办高中为考上清华的女生颁发100万元奖学金的视频在网络刷屏——画面中,女生手持奖金牌,面前堆积如山的现金极具视觉冲击力。

“考上名校奖百万”!如此嘉奖优秀学子的盛况、极具噱头的场面,瞬间让学校声名鹊起。然细究之下,百万奖金与其说是奖励学生,不如说是学校精心策划的营销噱头。那堆积如山的百万现金,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招生广告秀。

如此高调颁奖,背后的商业逻辑不言自明。该校按录取院校分档奖励:清华100万,浙大15万,厦大5万,普通一本仅3000元。这种赤裸裸的“明码标价”,不仅将教育成果粗暴地货币化,更强化了“唯分数论”的错误导向。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笔奖金实则是全体学生共同分摊的营销成本——该校学费按分数阶梯定价,高分学生享受减免,差额则由普通学生承担。这种“掐尖招生”的套路,在民办教育领域已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此类炒作行为已然触碰政策红线: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规定,严禁以中高考成绩奖励师生或炒作升学率。尽管涉事学校以“民办自主”为由辩解,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不应因办学性质不同而降低标准。当地教育局迅速认定其违规,正是对政策底线的有力捍卫。

更深层次的隐忧在于,这种重奖名校生的做法正在扭曲教育本质。当学校用堆积如山的现金博取眼球时,传递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价值观?是“考名校=发大财”的功利思维,是“非清北即失败”的畸形焦虑。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学校的竞争视角应从“清北率”转向育人实效——关注学生“获得了怎样的知识启蒙与心灵滋养,树立了怎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的好学校,应当展现学生如何在校园中获得成长与启迪,而非炫耀清北录取人数。政策层面,需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宣传的监管,防止高额奖金变相转嫁为学费负担;社会层面,媒体和公众也应减少对“状元”“名校率”的过度追捧,让教育回归本真。

回望那堆积如山的百万现金,我们不禁要问:学校真正应该“营销”的是什么?是耀眼的升学数字,还是朴素的育人初心?衡量教育的价值,绝不在于如何奖励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照亮每个普通学子的成长之路。毕竟,评判一个社会的文明高度,关键看它如何托举平凡的多数人;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也不能仅以培养多少清北生为标准。因此,这种以百万奖金堆砌的教育功利营销,是时候该收场了!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周荣光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51/152062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