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重庆师范大学)
“山海可平,桂冠已揽,你是进攻的火,升腾的箭……”8月16日晚,郑钦文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塞涅卡的这句箴言,恰是郑钦文网球生涯的生动注脚。当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红土场上仰天长啸,当她在训练场上顶着“桑拿天”挥拍不止,那团“内心燃烧的火”不仅照亮了赛场,更诠释着当代运动员最动人的生存哲学—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拼搏能破万难阻隔。
那团火,最初是对胜利最本真的渴望。从世界排名600多位到跻身TOP4,郑钦文用“每5天一场比赛”的密度书写着进阶之路。教练余丽桥记得,这个姑娘训练时会为每个球奋不顾身,输了小比赛会红着眼“约战”,这种不服输的劲头,让她在巴黎奥运会连续征战五天,在1比4落后的绝境中实现逆转。“我知道这场比赛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赛后的泪水里,藏着的是超越个人胜负的家国情怀。郑钦文的火焰,烧穿了天赋与努力之间的模糊地带,让“拼到最后”成为最硬核的竞争力。
但火焰若不加以淬炼,也会灼伤自己。2024年澳网决赛失利后,那个用毛巾捂住脸痛哭的姑娘,让人们看到了胜利者的另一面。她坦言过度渴望赢球会“影响心态”,这种坦诚打破了“强者永不言败”的刻板印象。后来她学会了给情绪设限,输球后只允许自己伤心24小时,写日记复盘时少想结果、多盯过程。这让人想起尼采的话:“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从“把赢握在手里”到“与自己和解”,郑钦文的成长不在于熄灭火焰,而在于学会让它稳定燃烧,既照亮前路,又不灼伤内心。
如今的她,正带着这份成熟面对更长的征途。击败“高山”萨巴伦卡后写下“山海皆可平”,是对实力的确认;坦言“拿大满贯是从小的梦想”,是对初心的坚守;而接受手术时那句“短暂调整是为了更强大的回归”,则展现了对职业规律的敬畏。这种张弛有度的智慧,让她的火焰有了更持久的燃料——不再是只顾冲刺的莽劲,而是懂得积蓄力量的从容。
当郑钦文在社交媒体写下“请等我满血回来”,人们等待的不仅是一个网球天才的回归,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那团火教会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能带着伤疤重新站起;不是从不迷茫,而是在迷茫中依然能握紧球拍。正如她在日记里写下的成长,每个运动员的征途都是一场与自我的博弈,而最好的胜利,永远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这团火还在燃烧,照亮着红土、硬地与草地,也照亮着每个为梦想奔跑的人。毕竟,能定义我们的从不是此刻的位置,而是始终向前的姿态。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赵贵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