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泽(山东大学)
近日,上海陈女士暑期带娃游玩环球港主题乐园,遭遇儿童票身高测量纠纷。孩子穿鞋超限1厘米,脱鞋达标,但乐园主管坚持“必须穿鞋测”规定,反问“难道要脱鞋玩?”双方僵持不下,最后陈女士补票才得以入园。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大众对儿童票测量标准的热议,也让我们看到部分现行儿童票规则存在的不合理性。(8月18日 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
这看似是“1厘米”的小事,实则反映出诸多问题。从测量方式看,以穿鞋身高作为标准既不科学也不公平。鞋子有厚有薄,一双厚底鞋就能让身高凭空增加几厘米,决定孩子能否享受儿童票优惠,这实在荒谬。而且,儿童票本就是为了照顾儿童群体,如今却因不合理的规则让很多适龄儿童享受不到应有的优惠,背离了设立初衷。有些孩子发育早,年纪尚小身高却超了标准,只能被迫购买全价票,对家长来说是经济负担,对孩子而言也可能造成心理落差。
有人或许会说,用身高定儿童票是为了安全,比如“赛车”项目怕孩子踩不到油门影响体验,“骑马”项目担心不到140厘米踩不到踏板有摔落风险。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细究起来根本站不住脚。
看看行业里做得好的例子就知道,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北京环球影城已经把“年龄定票价、身高限项目”分得明明白白。它们的儿童票标准清晰标注为“游园当日3周岁(含)至11周岁(含)”,而身高要求只针对具体项目。例如,迪士尼的“抱抱龙冲天赛车”要求120厘米以上,环球影城的“霸天虎过山车”限定132厘米以上。这才是既合理又科学的操作,年龄、身高两者各管一摊,既保障了孩子享受优惠的权利,又守住了游玩安全的底线。
其实,儿童票标准不合理的情况并非个例,类似事件频频发生。究其根源,主要在于部分商家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平。以身高作为唯一标准,操作简单且能减少优惠票发放,增加收入。但这种短视行为损害了商家口碑和形象,长远来看不利于行业发展。商家与其在“1厘米”这种小事上跟家长较劲,不如学学其他景区把规则理清、把服务做细。少点刻板算计,多点人性化考量,才能真正让家长和孩子玩得舒心,也让乐园走得更远。
来源:红网
作者:李坤泽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