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用App被续费28个月,“消费刺客”该管管了

来源:红网 作者:邹玉洁 编辑:汪敏星 2025-08-10 21:08:52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邹玉洁(重庆大学)

近日,多名消费者向封面新闻爆料,自己试用爱企查时开通了自动续费功能,相关提示文字不明显,扣款前也无短信提醒,有消费者甚至连续被扣费28个月后才发现。消费者质疑,平台以低价诱导开通会员,却用极不显著的方式提示“自动续费”,摆明了是一种套路。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发现被扣费后,想要退费十分困难:爱企查不提供消费者使用记录,人工客服仅为会员服务,有消费者甚至无法联系上爱企查。其中一位消费者在连续被扣费28个月后才察觉,此时累计金额已达1652元。

爱企查的自动续费如同一场“沉默的收割”:从4.9元的7天试用开始,到每月59元的自动扣款,直到用户偶然发现才揭开真相。此次纠纷所暴露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经营失范,更是自动续费乱象中消费者的维权困境。

自动续费本应是提升服务效率的便利设计,却在部分企业手中被异化为“薅羊毛”的工具。它们先用显眼的低价标签吸引用户点击,“自动续费”的提示却标注得并不明显,甚至自动续费的费用比直接开通更高。这种“买得越久越吃亏”的定价策略,以“便利”之名行“掠夺”之实,背离了会员服务的本质逻辑,也暴露了部分企业“能坑一笔是一笔”的短视心态。

其次,更令人愤怒的是消费者在维权路上面临的重重关卡。李女士因登录查看扣费记录被认定为“操作过App”而遭拒退款;郭女士要求提供App使用凭证时,却被企业以“无法提供”搪塞。更不用说所谓的人工服务仅对会员开放,非会员想找人工客服,永远是忙音或转接失败。当付费变成一场精心设计的“隐形陷阱”,便会彻底消耗消费者的信任。

关于自动续费扣款问题,我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部分企业依然“有法不依”,本质原因是违法成本与收益严重失衡。对企业而言,每月59元的扣款金额虽小,却能通过众多用户的疏忽累积成巨额收益;即便被投诉,最多也只是退还部分费用,违法成本远低于违规操作所得。然而对消费者来说,为追回千百元损失要耗费数小时沟通,甚至需要联系执法部门调取证据,维权成本高到令人望而却步。当“沉默的大多数”选择放弃维权,部分企业便得以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肆无忌惮。

根治自动续费乱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监管部门需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对类似违规行为实施“零容忍”;企业更该明白,用户的信任才是最珍贵的资产,靠“套路”得来的订阅费,最终会因口碑崩塌而彻底失去市场;最后,消费者也需增强防范意识,开通服务时留意小字条款,定期检查支付账单,发现异常及时通过12315等平台投诉。唯有对这种“消费刺客”说不,才能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的每一笔消费都明明白白、心甘情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邹玉洁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54/151916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