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容祖儿去中学演出:县城文旅当如何夯实内核?

来源:红网 作者:徐孙雅钏 编辑:汪敏星 2025-08-26 21:32:04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徐孙雅钏(湖南工业大学)

近日,秀动平台(专注于音乐演出管理和票务服务的平台)显示,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黄岗实验中学运动场将于10月5日举办“2025迎中秋 港台巨星演唱会”,演出嘉宾包括容祖儿、泳儿、关智斌等著名港台歌手。(8月22日 《南方都市报》)

本应是值得期待的音乐盛事,但是对于在中学运动场举办演唱会,网友们普遍表示惊讶。有人说在县城开演唱会是“明星落魄下乡捞金”,还有网友担忧现场体验,吐槽“花388元只能看到大屏幕,还不如在家看直播。”

实际上,近年来,演唱会下沉到十八线的小城镇已然成为“常态”。文化艺术消费市场下沉,正是各地抢占流量经济助推地方发展、艺人商业诉求与大众精神消费升级共同推动的结果,但若只追逐流量噱头而忽视内核建设,再热闹的“文化搭台”也难撑起“经济唱戏”的长远期待。

商业演出本就是艺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县域市场的高性价比与高接受度,让“多场次、稳收益”成为可能,这无关“掉价”,而是正常的商业选择。《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千亿县”,数量从9个增至59个,10年增加50个。这充分显示出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场地租金低、审批流程简单,且能通过高票价覆盖成本等优势更加大了文化市场下沉趋势。因此,对明星歌手而言,到县城开展文化活动早已不是“落魄后的备选”,本质上还是基于市场规律的理性抉择。

“爱上一座城,从一场演唱会开始”。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大型演出平均跨城观演率保持在60%以上,除演出票房收入外。对地方政府而言,文旅演出是“低成本破圈”的普遍方式,背后藏着“名”与“利”的双重期待。一方面,其希望可以通过明星效应扩大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各类文娱活动拉动消费增长,助力当地增收。演唱会不仅带来票房收入,还可以带动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系列消费。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比达1:4.8,即门票1元,带动周边消费4.8元。

但热潮之下,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文旅演出从来不是“明星+场地”的简单组合,而应该是全方位服务保障下的系统工程。

黄岗实验中学是一所民办学校,它的运动场是标准的露天操场,没有阶梯式座位,也没有专业演唱会的顶棚和音响设备,这不可避免地让人存在“后排观众看屏幕、雨天变泥泞场”的质疑。一场活动的举办,不仅仅单纯是名利的追求,在这背后所提供的应该是全方位良好的服务保障机制,这才能让文化活动真正助推城市出圈、经济增长、发展持续。

因此,对地方政府而言,与其盲目模仿“明星演唱会”,不如先想清楚“内核”,是像淄博那样“不短斤缺两、不宰客”的服务细节,还是像哈尔滨那样做“热情周到”的服务特色?实际上,核心都是真正做到“真诚”对待游客。一场用心的演出能圈粉无数,一场敷衍的表演则可能毁掉地方多年积累的口碑。当每一场演出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值得”,这场文旅演出热才能真正“热在实处”,成为连接文化与经济的桥梁,而不是一场转瞬即逝的流量狂欢。

演唱会结束后,观众是否会去周边游览观光?周边餐饮住宿能否承接流量?这些配套问题尚无答案。但当舞台灯光熄灭,操场恢复平静,留给县城的应该不仅仅只是一地彩带,和关于“配不配”的争论。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徐孙雅钏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977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