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麓民
近日,西南大学就“学校外卖只能在校方指定合作平台购买”的网络传言发布情况说明,否认指定购买,并称引入“校生活”平台只是为了统一规范配送服务,且“目前学校外卖配送秩序正常”。由于这份情况说明文字过于简省,似乎师生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未说清。
一是遴选程序没说清。情况说明中提到,后勤集团“按程序”“从参与遴选的6家企业中选定山东烟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外卖统一配送。由于“按程序”之说高度概括,很多关键信息未说清。比如,遴选的标准是什么?是价格更低、服务更优还是其他考量?评审委员会是否有师生代表参与监督?一个涉及数万师生日常生活的商业合作,其决策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模糊的处理方式,不仅无法打消质疑,反而容易滋生“暗箱操作”的想象。
二是成本问题未说清。校方在情况说明中承诺“支付金额”不变,但没有说清统一配送成本由谁承担。第三方公司提供人力和服务不可能是做慈善,其运营成本必然存在。那么,这笔钱由谁来出?是学校用公共资金支付,相当于全体师生为其买单?还是向外卖平台或骑手收取“入场费”,最终通过提高佣金或餐费价格转嫁给学生和商家?声明对成本分摊模式绝口不提,这无疑是最大的悬念之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这项服务真的产生了额外成本,那么它的最终支付者是谁,校方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三是权责问题没说清。“统一配送”前,外卖丢失或损坏,责任清晰,学生直接向平台或骑手追责即可。新模式引入了“校生活”平台这个中间环节,使得责任链条变得复杂。餐品在送达中转站后丢失,是骑手的责任还是“校生活”的责任?餐品撒漏,如何判定是商家包装问题、骑手颠簸还是统一配送员的失误?声明中“畅通投诉渠道”确有必要,但是它没有明确责任认定的规则。消费者有可能担心,未来维权时,会陷入商家、平台骑手和“校生活”三方互相“踢皮球”的窘境。
四是“统一配送”的合理性未说清。学校发布的情况说明指出推行“统一配送”是为了解决“外卖乱放、错拿、丢失以及配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然而,解决这些管理问题,“统一配送”是唯一或最优的选项吗?增设更多的智能取餐柜、划定更科学规范的取餐区域、加强文明取放的宣传引导、与主流平台合作优化骑手入校配送规则……这些同样能解决问题,且更能尊重市场选择和学生习惯的方案,是否被充分论证和尝试过?声明的逻辑直接将“解决乱象”与“引入一家垄断配送公司”划上了等号,却未向公众展示其决策前的全面评估与评选过程,难以令人信服这是“最优解”而非“最方便管理的解”。
五是“外卖配送秩序”是何种“正常”未说清。声明称“配送秩序正常”,那么校方所说的“正常”,是哪方面的正常没说清。是仅指外卖表面秩序的正常,还是包括了与外卖相关的所有要素正常?在点外卖者看来,衡量“正常”的标准很多:比如配送时间是否比过去更长?取餐距离是否比过去更远?是否还能享受“送货到手上”的灵活性与便捷?此外,所谓的“配送秩序正常”,是指暑假配送压力不大的时候正常?还是指经过了师生点外卖峰值考验过的正常?校方如果是用管理便利的“正常”,偷换了用户体验的“正常”,这显然难以服众。
西南大学的情况说明,回答了“校外卖只能在校方指定合作平台购买”的网络传言,但是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未做出清晰说明,估计不少人还有疑虑,对学校推出的外卖“统一配送”未必真理解和支持。因此,西南大学需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真正以服务者的姿态,说清这些大家可能关注的问题。只有坦诚,才能换来真正的理解与支持。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麓民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