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薪程序员送外卖引恶评?职业自由不该被偏见绑架

来源:红网 作者:张鑫 编辑:汪敏星 2025-08-27 17:37:11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鑫(湖南大学)

最近,年薪15万程序员下班送外卖的事情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有人认为拿着高工资却还要来抢没工作的人的饭碗,是在挤压他人的生存空间。据九派新闻报道,对此,当事人27岁的麻先生认为跑外卖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平常在工作中经常要做很多逻辑思考,而跑外卖就只用看着手机,前往某个地方取餐,还能吹吹风,看看城市夜景。

技能型人才涉足送外卖这种“低门槛”行业,究竟是不是一种对全职骑手生存空间的挤压?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的职业观在经济学上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谬误,以关心之名将某种行当垄断给特定人群不但不能体现善良,反而暴露偏见。

从平台机制与市场需求上看,全职骑手以送外卖为主要收入来源,更关注订单密度、配送单价、稳定收入,因此会优先选择午晚高峰、商圈密集等“高收益区域”;而麻先生这类兼职骑手,核心诉求是“解压”“放松”“体验生活”,对收入的依赖度低,更愿意选择路线轻松、人流较少的非高峰时段。二者在平台算法下形成互补而非竞争。

将“有人选择送外卖”等同于“有人失去生计”,等于将动态的就业市场简化为了一场零和博弈。事实上,外卖订单量随消费升级持续增长,骑手群体的扩大是市场扩容的结果,而非存量的争夺。

更重要的是,职业选择本身就是完全自由,应该被尊重的行为。任何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外卖员不是一些人的专属职业,职业的低门槛不意味着从事人员的低层次。即使对于公务员这种被大众认为是十分稳定与体面的工作,相关规定也同样支持发展副业。前段时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明确,公职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副业,其中就包括送外卖在内的体力劳动。

如今,灵活就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据人社部数据,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两亿人。今年4月28日发布的《2025年灵活用工平台就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灵活就业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且受教育程度整体较高,本科(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六成。

职业选择的多元化,其实是社会进步的缩影。当越来越多的人跳出“职业标签”的束缚,不仅劳动力市场更具活力,也有助于人们在职业选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与价值意义。同时,职业观的进步,也需要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尊重个体的自主选择。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鑫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1/152317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