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无婚礼”何以受到年轻人青睐?

来源:红网 作者:彭妙瑾 编辑:刘经纶 2025-08-28 17:00:29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彭妙瑾(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一对湖南95后新人的“三无婚礼”引发广泛关注。他们摒弃接亲、伴娘伴郎、司仪等传统婚礼环节,仅花费4万元,先在云南举办只有两人的仪式,再回老家摆答谢宴,亲手布置场地、准备零食,用简约却满含心意的方式完成人生重要时刻。(8月28日 荆楚网)

“三无婚礼”本质上是年轻人对婚礼“去形式化”的主动探索。传统婚礼中,接亲时的各类游戏、伴娘伴郎的繁杂流程、司仪主导的固定套路,曾是许多新人的“甜蜜负担”。不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筹备,还常常因流程繁琐引发矛盾,甚至让新人在婚礼当天沦为“工具人”,难以真正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而这对95后新人用“无接亲”省去奔波,用“无伴郎伴娘”减少他人压力,用“无司仪”掌控婚礼节奏,将婚礼从“给别人看的仪式”拉回“为自己过的节日”,让婚礼回归情感本质。

“三无婚礼”看似“减法”,实则是对婚礼内涵的“加法”。亲手布置的婚礼场地、精心挑选的零食,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对亲友的真诚感谢。这种“简”并非敷衍,而是将成本从高价司仪、复杂道具上转移到情感表达上,让婚礼的每一分钟都充满个人色彩。比起传统婚礼中千篇一律的流程,这种充满心意的“定制化”婚礼,更能让新人与亲友感受到爱情与亲情的温度。

“三无婚礼”的流行,也折射出95后群体独特的消费观与价值观。作为成长于物质相对丰裕、信息高度发达时代的一代,95后更注重消费的“性价比”与“个性化”,拒绝为不必要的形式买单。在婚礼这件事上,他们不盲目跟风传统,不被“面子消费”绑架,而是更看重“自己是否满意”“情感是否到位”。4万元的花费,相比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传统婚礼,既减轻了经济压力,又实现了对婚礼的自主掌控。

“三无婚礼”并非否定传统婚礼。传统婚礼中的仪式感、家族团聚的意义,对许多人而言依然重要,不能简单以“过时”定义。但“三无婚礼”的出现,打破了“婚礼必须有固定流程”的思维定式,证明婚礼可以有多种形态:可以是盛大隆重的,也可以是简约温馨的;可以遵循传统,也可以充满个性。

从“三无婚礼”的走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婚礼形式的创新,更是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自主定义。婚礼的核心,从来不是花费是否高昂,而是新人对爱情的珍视、对未来的期待。无论是“三无婚礼”还是传统婚礼,只要能承载这份情感,便是最好的婚礼。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彭妙瑾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2/152345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