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教师富余,一刀切“不续聘”并非最优解

来源:红网 作者:毛盈涵 编辑:刘经纶 2025-08-21 21:15:46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毛盈涵(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因小学阶段教师富余,不再续聘非编老师的新闻引起热议。官方的说法是,因人口减少、生源锐减,各小学将不再续聘非编教师。但永新县教体局面对师资富余这一问题,一刀切地解聘非编教师,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反而反映出在人口结构变化这一可预见趋势面前,当地管理部门规划不足、担当不够的问题,使得本就待遇微薄的非编教师,成为规划不足的承受者。

值得关注的是当地教体局的矛盾姿态。一面宣称“根据劳动法规定相关程序执行,不存在哄骗、诱导、强制解除劳动关系”,另一面却又承诺“督促学校为每位教师缴纳齐全此前未足额缴纳的五险”。连基本社保都未能依法足额缴纳,却在解聘时强调程序合法,这难以体现依法办事的原则,更像是迫于舆论压力所作的补救。事后补缴的做法,不仅削弱了法律权威,也再次暴露出对劳动者权益的轻慢。

而且人口减少、生源锐减,并非突发或不可预见的状况。当永新县在招聘这些非编教师时,也该对未来生源进行过预判,既然是可预见的趋势,招聘非编教师之时,理应对未来生源变化有所预判并做出相应规划。将教师富余完全归因于生源问题,实则是一种回避管理责任的托辞。

面对所谓的师资富余,明明有其他更积极、更有人情味的出路。比如推广小班化教学;开发更多素质教育课程,拓展教师的教学空间;甚至可以考虑通过系统培训,引导“富余”教师转岗到学前教育或特殊教育等仍有需求的领域。有网友称,湖南多地已经开始实行乡村老师转岗,令富余师资转到相关事业单位。相较之下,永新县直接选择不续聘,反映出其在应对问题时的前瞻性和能动性不足。

最让人感到心酸的是那些被“富余”掉的非编教师。据报道称,他们入职时每月工资仅2200元,且此前社保未缴纳齐全。这样的待遇,几乎是踩着最低生活保障线在教学。然而,当教育系统出现结构性问题时,他们却成了最容易被牺牲的群体。官方所谓“同工同酬、按统一标准执行”的说法,在低薪和无保障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而讽刺。这种“即用即弃”的做法,实则是将管理层面因缺乏规划所带来的后果,转嫁给了本已弱势的教师群体。

此次事件表面看来,是人口变化带来的师资调整,但其实折射出的是基层教育管理中普遍短视思维和问题简单化处理倾向。应对挑战,地方政府需有更多系统规划、多元应对和负责任的人文关怀,小学教师富余确需应对,但“一刀切”不续聘并非最优解。真正的教育发展,离不开对教育工作者权益的保障,更离不开具有人文关怀和前瞻性的治理模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毛盈涵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5/152185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