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50升油箱被加67.96升油,岂能“没有解释”

来源:红网 作者:符文迪 编辑:汪敏星 2025-08-22 14:28:31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符文迪(中国人民大学)

据澎湃新闻报道,8月9日,车主杨先生驾驶油箱总容量50升的小车,在成都市一加油站加油,油箱却显示为他加注了67.96升汽油,油费高达500元。杨先生对此提出质疑之后,加油站表示只认油枪数据,坚持按67.96升收费。杨先生最终只能结账离开。

事后,杨先生当即向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2345投诉热线、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问政四川等多方投诉。8月21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才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相关情况正在全面调查中,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置。

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油,乍一听有些可笑。明明是50升油箱,怎么突然大了这么多?是车能“装”,还是人能“装”?面对车主的合理质疑,加油站人员又为何“选择性失聪”,坚持只认油枪数据,却对真相讳莫如深?而车主投诉奔走多日,没有得到一个合理交代,原因又何在?通常来说,为了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为震荡摇晃、受热膨胀而出现不安全情况,汽车油箱的最大容量会适当超出标注的额定容量。《QC/T 644-2014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燃油箱的额定容量应不大于燃油箱最大液体容量的95%”。但在此事中,多出的油却足足有17.69L,无论如何开脱,其数额都已明显超出常规范畴。

如此明显违背常识的操作,究竟是操作失误,还是有意为之,加油站都理应作出解释。如果确系是加油站故意为之,不仅让杨先生蒙受一定经济损失,还涉嫌利用修改计量器材牟取不当利益,属于严重扰乱市场行为。车主杨先生称,加油站一名负责人曾以私人名义退还多收款项,请求解封油枪。在这种情况下,加油站的此类做法难免给公众留下更多问号,引发更多负面舆论。

更值得关注的是,杨先生向多部门投诉,迟迟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杨先生报警后,民警认为这种情况应当由监管部门处理;但市场监督管理局却迟迟未响应,直到车主拨打12345投诉热线后才迟迟给出回复。多部门“你踢一脚,我踢一脚”,就是“已读不回”,推来推去,却没有人关心多加的油究竟来自哪儿,又去哪儿了。而投诉无果带来的精力与时间消耗,只能由受害者自行承担,这也无形中提高了维权者的门槛。如此做法,不仅无法让加油站吐出真相,还会进一步助长“油老鼠”装聋作哑的嚣张气焰。

现实中,类似的“偷油”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但像此次事实简单、证据清晰的涉嫌“偷油”事件,较为罕见,值得关注。面对舆情,加油站理应迅速交代事情原委,把这笔糊涂账算清楚、讲明白。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摆脱基于舆论热点的应付式处理,提高响应效率,维护法律权威,避免让受害者两头受欺负。

总之,“偷油”绝非小事,不能“没有解释”。相关部门应当在核实调查基础上,责成加油站尽早给出交代,希望每次争议出现,彼此都能“打开天窗说亮话”,而不是让公众“猜谜语”。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符文迪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6/152204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