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雨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8月20日,游戏科学公司正式公布了《黑神话》系列新作——《黑神话:钟馗》。作为《黑神话:悟空》之后的又一次重磅亮相,这一消息迅速引爆国内外游戏圈。它不仅延续了国产3A在全球市场上的热度,也引发了关于中国文化、游戏产业与创意表达的新一轮讨论。与其说这是一款游戏的亮相,不如说是国产游戏在文化与技术层面再次破局的信号。
国产3A的成功破冰为新作铺路,显示出中国游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2024年8月,《黑神话:悟空》发售,首日即登顶Steam与WeGame销量榜,成为首个全球现象级的国产单机3A游戏。此前,中国游戏长期依赖手游与网游出口,缺乏真正的全球化单机代表。游戏科学的突围,以及此次《黑神话:钟馗》的公布,不只是对悟空热度的延续,更是对国产3A“能否长红”的一次考验。
《黑神话:钟馗》的出现更是折射出文化自觉与本土神话的再创造。相比耳熟能详的悟空、哪吒,钟馗的故事在大众文化中不如前者传播广泛。但正因其“知名度有限”,才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叙事空间。《黑神话:钟馗》选择在全球舞台上推出,既是一次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也是中国传统神话“走出去”的新尝试。
技术突破与叙事创新的“双管齐下”才能使国产3A真正持续立足。《黑神话:悟空》曾因首个实机演示中的面部建模短板而被诟病,但正式发售版已大幅改进。而在本次《黑神话:钟馗》CG中,游戏科学展示了大量面部表情特写,细腻自然,避免了“油腻感”,显现出引擎优化与美术管线的进步。这种进化不仅是“炫技”,更是游戏叙事与情感传达的基础。
此外,国产3A游戏若要真正站稳脚跟,不能只依靠文化IP和一时的热度,还必须建立稳定的叙事方法。唯有用心沉淀,才能讲好故事,呈现出真正有厚度的文化产品。中国游戏产业曾长期存在“追热点、快变现”的倾向,导致大量作品昙花一现。钟馗这个并非大众熟知的形象,若仅仅表面化呈现,难免沦为猎奇。但通过对古籍的深入挖掘、对人物复杂性的多维塑造,它完全可能成为中国式“暗黑英雄”的代表。
从《黑神话:悟空》到《黑神话:钟馗》,国产游戏已经走出“是否能做3A”的质疑阶段,进入“能否持续产出、讲好故事”的新阶段。新游戏选择以钟馗为切口,既是一次商业布局,更是一次文化重塑。未来,中国游戏产业能否借此机会形成持续的原创IP矩阵,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戴雨菲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