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刘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经过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1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门诊预交金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公立医院设置这一收费制度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它帮助医院预先收取一部分费用,以覆盖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尤其是对于患者较多、资金周转需求大的公立医院,能确保医疗服务的顺畅运行和医院运营的资金流。其次,患者预交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缴费环节,避免多次排队缴费,从而提升了就诊效率。此外,门诊预交金还能有效防止恶意逃费,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
然而,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患者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门诊预交金这一制度安排逐渐成为不少患者就医的障碍。例如,一些医院将门诊预交金额设置为2万至3万元,而许多患者在出院时,预交的金额仍未完全使用,甚至有些家庭困难的患者,常因凑不够预交金而发愁。
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在优化和改进这一制度,鼓励各地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额度,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例如,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在本地区住院治疗期间无需预交费用,出院时只需结算个人自付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弱势群体患者的看病负担。
如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中,推出了取消门诊预交金的举措,覆盖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并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可以预见,随着这一具有“含金量”的公共政策全面实施,将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不仅让患者不再需要预先支付大额费用,大幅度减轻经济负担,还将大大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这也是对患者需求的积极回应。从长远来看,这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促使医疗机构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
当然,取消门诊预交金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医疗机构可能会在资金流转上面临一定压力。另如,取消预交金可能会增加恶意欠费的风险,从而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医疗服务的持续提供。对此,职能部门和医院应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形成合力,找到应对之策,以保障这一制度安排能够顺利落实。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