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扬 (郑州大学)
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并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12月31日 《中国新闻周刊》)
乍一看,这份名单确实“亮眼”。但我们不禁要问:高学历名校毕业生真的能为基础教育带来质的飞跃吗?高门槛的招聘标准又会给师范教育乃至整个教师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苏州中学招聘的高学历教师,确实在学术能力上占据优势。然而,基础教育的核心并不在于“学术前沿”,而在于将知识以最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名校毕业生的学科知识储备固然扎实,但部分学生能否将其转换为贴合中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极强的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对教育规律的理解。而这些恰恰是师范教育长期以来的培养重点。此次招聘名单中没有师范生,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师范生“不够优秀”,而是提醒我们:在如今“名校热”的背景下,师范院校如何提升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是需要直面的课题。
学校招聘倾向于名校毕业生,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对“名校光环”的一种投射。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本身,都相信名校毕业生可以带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果。这种“名校热”反映了教育领域的竞争焦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所有人都在抢占“更好”的起跑线。
但问题在于,基础教育需要的并不是“光环教师”,而是“接地气”的教育者。名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固然可以为学校带来短期的声誉提升,但从长远看,如果没有合适的机制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基础教育的节奏,反而可能导致“水土不服”。
更重要的是,这种“学历至上”的招聘导向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优质学校倾向于吸纳高学历人才,普通学校却难以竞争,最终导致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少数重点学校集中。这显然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初衷。
此次事件也为师范教育敲响了警钟。过去,师范教育在“培养规模”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合格教师。但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仅靠数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师范院校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从培养“合格教师”转向培养“优秀教育者”。这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学术与实践的结合,还需要加强与重点中小学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师范院校还应当更积极地向社会展示自身优势,打破“师范生不如名校生”的刻板印象,吸引更多顶尖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苏州中学的招聘事件折射出的,实际上是整个教育领域对“质”与“量”的平衡问题。高学历、名校背景,固然可以提升教育的“量”,即资源的表面竞争力。但真正决定教育成效的,始终是“质”——教师的教学能力、情感投入以及对学生成长的关注。
教师行业的核心,从来不是学历,而是能力。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为教育公平创造更好的条件,以及如何在“质”与“量”之间找到平衡,仍需要我们去探索。未来的教育,需要更多有责任心、有教学热情的“好老师”。无论是名校生还是师范生,关键不在于他们来自哪里,而在于他们能为学生带来什么。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来源:红网
作者:曹智扬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