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娜(重庆大学)
近日,有影院接到通知称,由金晨、孙阳、李雪琴等主演的影片《“骗骗”喜欢你》自2025年1月2日起(含)调整结算标准为数字2D版本全国统一19.9元/人。同日,由焦俊艳、张琪、于洋等主演的《火锅艺术家》发行方也向影院发布通知,对其影片的数字2D版本结算标准做出同样调整。19.9元电影票的“亲民价格”再现,引发了网友对未来电影票价调整的期待。(1月2日 《每日经济新闻》)
近年来,全国平均电影票价持续攀升。据灯塔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平均票价为40.8元,2024年暑期档电影平均票价40.9元,同比增长0.25%,且暑期档的平均票价已经连续4年上涨。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2024年电影平均票价回调1%,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电影平均票价连续4年超过40元,2022年以来,电影平均票价一直处在超过42元的“高位”。
电影票价一路走高,成为横亘在观众与影院之间的一道隐形 “高墙”。对于普通家庭以及年轻消费群体来说,频繁观影逐渐变成一种 “奢侈” 行为。高昂票价之下,观影人次增长乏力,甚至在一些档期出现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观影总人数为5.05亿人次,2024年为2.85亿人次,这反映出高票价对观众观影热情的抑制。
而《“骗骗”喜欢你》和《火锅艺术家》的票价调整策略,恰是对观众的一场“及时雨”,也是片方对市场规律的把握。作为喜剧类型的影片,其市场主力调性偏向下沉,而降低结算价格的举措,无疑是片方瞄准这一市场的主动让利行为。一方面,它能够调动影院的积极性,提高影片的曝光度和传播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吸引更多平价消费电影产品的观众,能够扩大影片的受众群体,形成口碑传播效应,为影片的票房增长创造有利条件。这种随行就市、随市定价的方式,打破了以往电影票价相对固定的模式,为电影发行开辟了新的腾挪空间,让影片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灵活性。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两部影片的票价调整只是一个开端。电影票价的居高不下,根源在于电影制作成本、影院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失衡。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2024年暑期档,观影特点契合的优质影片数量不足,尤其是大体量的“合家欢式”影片稀缺,单人观影占比为近6年最高,达到了25%,观众对“性价比”的追求愈发强烈,在缺乏足够吸引力的影片供给下,观众观影选择更为谨慎,也间接推动了影院通过提高票价来平衡收支。
此次票价调整虽然为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但要实现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电影制作方而言,应当更加合理地控制制作成本,如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过度依赖明星效应和高成本的制作技术,注重提升影片的内容质量和艺术价值。影院则需要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在市场供需关系方面,电影行业需要更加注重观众需求的挖掘,推出更多符合不同观众群体口味的影片,提高观影人数,缓解供需矛盾。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支柱之一,承载着丰富大众精神世界、传承社会文化的重任。19.9元电影票的重现,不只是价格数字的变动,更关乎观众的文化权益、电影行业乃至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期待在未来,电影行业从根源上解决高价票价的问题,打破高价壁垒,回归亲民本质,形成良性、灵活的市场竞争氛围,让电影真正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 红网
作者:陈威娜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