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码上”刹住公务接待“吃喝风”

来源:红网 作者:冯琴 编辑:汪敏星 2025-02-17 18:31:29
时刻新闻
—分享—

□冯琴

扫码自费吃食堂,不安排、不陪同。如今,公务餐有了新“吃法”。近年来,四川、江西、浙江等地推行公务接待“扫码用餐”,公务人员出公差就餐,不需要开具公函,只需要到机关食堂扫码付费即可。(2月15日 央视新闻)

在实际工作中,因公调研、座谈开会等安排公务用餐无可厚非,加之明文规定了公务接待标准,对于基层而言,接待似乎并不是负担。但由于调研“经典路线”的打造、“样板村”的树立使得基层调研次数倍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务接待倍增。公务接待慷公家之慨,不仅会造成“舌尖上的腐败”,增加财政支出,还成为一些干部拉关系搞小圈子的工具,“吃喝风”悄然滋生。另外,“迎来送往”多了,还会消耗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公务接待的吃喝风气是个棘手难题,虽然一再整治,却形同痼疾,稍有不慎就反复发作,以变异的方式呈现。一方面,公务接待是生理需求。人是铁饭是钢,“工作到了饭点,总归要找个地方吃饭。”调研人员和陪同人员都有吃饭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务接待是文化需求。客人来访,需热情款待,才能体现主人的重视和诚意,不然就是冷漠无情,这种热情好客观念根深蒂固,民间的好客之风如此,公务接待也就难以免俗。此外,公务接待是工作需求。饭桌不是会议桌,这里的面对面可以在谈笑间推杯换盏、你来我往、拉近关系,为争项目、争资金之类获得关照。“接待就是生产力”,一度成为部分领导信奉的圭臬,成为放不下的执念。

刹住公务接待吃喝风,需积极探索公务用餐制度改革的可行路径,把基层干部从繁重的接待负担中解救出来。扫码自费吃食堂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一要充分摸排调研。对不同接待地点进行详细考察评估,明确公务接待地点、用餐标准、支付方式等,为改革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探索数字技术。实行公务用餐“一码通”管理,推行扫码就餐,通过“制度+平台+监督”模式,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公务用餐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三要加强监督管理。一方面,单位要严把用餐关。公务接待要以公函或“一码通”为依据,提前告知接待人数、标准等相关情况,以便提前备餐。另一方面,纪检、审计、财政等要联合力量,不定期调取后台的用餐时间、用餐人员、扫码定位等信息,与各单位伙食补助报账记录进行比对,以此严查“吃而不付、付少吃多”、套取下乡伙食补助等问题。如此多管齐下,方能给公务接待“吃喝风”踩下急刹车。

来源:红网

作者:冯琴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6/51/1470899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