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食品安全岂能有“低价=无责”的逻辑

来源:红网 作者:张博 编辑:吴海刚 2025-03-16 19:07:29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博(黑龙江大学)

3月14日晚,湖北经视“3·15特别报道”曝光了蜜雪冰城宜昌凝聚新天地门店的食品安全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该门店未按规定,使用隔夜柠檬和橙子切片制作招牌饮品。另外,门店的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记者拍摄的视频显示,店内有苍蝇飞虫,飞虫甚至出现在奶茶杯盖中。(3月14日 红星新闻)

发蔫的隔夜水果片被丢进榨汁机的画面,店员那句“我以后不敢喝了”的自嘲,本该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惊堂木,却在互联网上演变成一场荒诞的狂欢。社交媒体上,“四块钱还要什么自行车”“它都不嫌我穷”的戏谑声浪,将食品安全的严肃议题冲刷成廉价的段子。这场舆论的转向,暴露了消费者权益意识的扭曲:价格竟能成为违规行为的遮羞布,社会的健康底线竟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品。

少数消费者用“自嘲式宽容”为企业开脱,本质是对自身权益的主动贬损。这种自我矮化的逻辑,将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偷换为“高价特权”。这种认知的错位,让食品安全标准在笑声中不断松动。

打破困局的关键,在于重建“低价≠无责”的社会共识。消费者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商业规则的投票,当“四块钱”成为问题合理化的借口时,实则是默许企业将成本转嫁为公众的健康风险。某黄焖鸡餐饮品牌近日因卫生问题遭抵制后,销量腰斩的案例证明,市场的自净机制依然有效,前提是人们必须挣脱“价格滤镜”的自我禁锢。监管部门更需要以雷霆手段打破企业的侥幸心理。平台也应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算法优化为深度讨论保留空间,而非一味追逐流量至上的狂欢。

蜜雪冰城事件不应止于一场网络狂欢。当网友调侃“喝廉价奶茶等于参与生存演习”时,或许更该追问:我们容忍的究竟是企业的失责,还是自身权益的持续贬值?四元一杯的柠檬水可以存在,但它无权将消费者的健康当作成本压缩的筹码。廉价不该是危险的代名词,而应是责任的另一种证明。一个社会的文明底线,恰恰体现在它如何守护最普通人的一日三餐。

来源:红网

作者:张博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7/50/1478572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