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司法守护‘放心购’”,预付消费乱象早该被终结

来源:红网 作者:孙源源 编辑:吴海刚 2025-03-10 23:03:32
时刻新闻
—分享—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孙源源(四川外国语大学)

近年来,健身会所、美容美发、早教兴趣班等预付式消费经营者卷款跑路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等帮助经营者逃债的现象。3月8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司法守护“放心购”。依法规制 “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等乱象,维护市场秩序。(3月9日 《南方都市报》)

“职业闭店人” 现象的兴起,深刻暴露出企业登记与责任追溯机制存在的漏洞。在当下企业登记制度里,对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审查环节存在明显短板。相关部门在审查新任法定代表人时,缺乏深入的背景调查,这使得 “职业闭店人” 有了可乘之机,能够轻而易举地寻觅并安排“职业背债人”。这些所谓的“职业背债人”,往往是自身毫无财产,也不具备偿债能力的个体。“职业闭店人”借助他们,成功地将企业独立人格当作逃避债务的“挡箭牌”。如此一来,消费者在遭遇商家恶意闭店、权益受损需要维权时,便陷入了 “查人不易、找店更难”的艰难处境。

司法救济具有局限性。经营者逃债后,消费者维权常面临举证难、周期长、执行难等问题,即便胜诉也可能因商家资产转移而无法获赔。因此,对预付式消费的治理必须转向“事前预防”,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和加强监管力度,从根本上减少乱象的发生。

“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能够成为解决“职业闭店人”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临沂市建立了预付卡协同监管平台,要求资金按消费进度划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预付式消费的本质是消费者对商家的“贷款”,但这一类似于借贷关系的资金安全却长期缺乏保障。“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将消费者的预付资金存放于第三方账户中由托管机构负责监管,能够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专款专用,从而防止商家挪用或转移预付资金,避免商家恶意跑路导致消费者受到资金损失。

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市场监管、公安、法院等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企业登记环节也需要加强审查,完善法定代表人变更和公司注销的审核流程;同时应建立完善的责任追溯机制,确保违规商家受到法律的制裁。最高法的司法介入只是破题之始,唯有构建起“资金可追溯、违约有代价、维权低成本”的制度闭环,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实现“预付无忧”。

来源:红网

作者:孙源源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7/54/147692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