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薇(山西大学)
近日,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方面,明确要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国家政策的话音刚落,就有学校响应了!3月17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宣布,将于4月7日至13日放春假!整整7天,停课不调课,鼓励学生放下课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或解锁社会大课堂。(3月20日 人民网)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舆论关注,有人认为这场“春假”既能响应《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的“鼓励设置春秋假”,还能让大学生们自行丰富研学生活,简直是“真香”。但也有人认为春假“不过是变相放假”,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春假的意义并非只在于“放几天假”,而是一种创新,它鼓励高校从书本中的课堂转型为社会中的课堂,让教育走出“围墙”。
本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春假提供了5个研学主题模块,包括“思想启迪”“学海拾珠”“科创探索”“国际视野”“悦动心灵”。这些模块涵盖了走进红色基地、参与科学竞赛与课题调研、学习传统文化,以及中外学子历史文化行等各个方面,为学生们多角度地提供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走出教室,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春假除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探索的机会,还能缓解旅游的季节性压力,促进春日旅游消费。我国的旅游出行往往集中在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景区人满为患,游客们往往体验不佳。春假则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错峰出行的时机,缓解高峰期的压力,提前释放一部分旅游消费潜力,同时也能激活春季旅游市场,带动春日经济。
对于春假,也难免有人担心学生会在假期中荒废学业,但这种担忧大可不必。春假并非是让学生毫无目的地度过,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走出书本和校园,在实践中学习成长。而且,其他学校也可以学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这种模式,通过提供丰富的研学活动、实践项目等,在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同时,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假期。
春假不应只局限在高校中,各地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和当地的文化资源,合理设置春假时间,安排活动内容,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时间走出“围墙”,去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宇薇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