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当场减腰围2至5厘米”“减肥不忌口,火锅、奶茶都可以吃”“减重牙膏可有效抑制虚假食欲,让你刷刷牙就能瘦”“用高科技仪器刺激穴位疏通经络,40天瘦20斤不反弹”……记者近日调查线上线下多家减肥机构发现,五花八门的“瘦身神器”层出不穷,从口服的减肥产品到外用的减肥仪器,一些机构通过制造身材焦虑、夸大宣传、伪造科技概念等手段,打出一条条“深入人心”的宣传标语,“俘虏”了不少减肥者的金钱与健康。(4月15日 《法制日报》 )
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普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这一系列国家层面的策略与举措,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被网民戏称为“国家喊你减肥了”。
无论老少,或是中青年群体,体重管理均不容忽视,超重可能招致各种慢性疾病,悄然侵蚀身体健康。国家既已关注国民体重,民众更应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起管理体重的责任。一句“国家号召全民减重”,犹如一声号角,掀起了全民健身减脂的热潮。
民众开始重视体重管理,无疑是积极现象。但同时,我们也需警惕某些减肥机构趁机作乱,它们通过制造身材焦虑、夸大其词、捏造科技概念等手段,大肆渲染肥胖恐慌。
体重秤上的数字,已成为许多人难以摆脱的心理负担。此时,人们需要的是慰藉与科学的减重指导,而非那些不良商家利用惊悚的减肥文案、强烈反差的视觉刺激、文字陷阱及伪科学术语,暗中灌输“肥胖即人生挫败”的极端观念,不断加剧公众的焦虑情绪。
更有甚者,部分减肥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肥胖焦虑,推销各类所谓的“神奇减肥药”“瘦身法宝”及“独门减肥术”。焦虑营销成为其获利手段,精准捕获并锁定部分消费者,形成成瘾性消费模式。不少顾客在焦虑与商家心理压迫的双重作用下,盲目购买其商品或服务,最终成为不良商家的牺牲品。
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结合膳食、运动与毅力。然而,一些减肥机构为追求利润乃至暴利,肆意制造肥胖焦虑,编造伪科学术语,营造了一个极不健康的减肥网络环境。消费者不仅减肥无果,反而受骗上当,损失金钱的同时丧失信心;另一方面,混乱无序的市场,夸大宣传、质量参差不齐的减肥产品,也严重阻碍了“全民健康体重管理”的推进。
因此,推进全民健康体重管理,必须严惩虚假宣传的减肥产品,清除网络上的伪科学与谬误观念,遏制黑心商家肆意“贩卖肥胖焦虑”的行为。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