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孩过度减重进ICU,减肥容不得“拼命式”冒险

来源:红网 作者:杨芳琳 编辑:吴海刚 2025-04-17 18:19:41
时刻新闻
—分享—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杨芳琳(山西大学)

12岁的李童连续两个月不吃主食,即使身体不适还坚持天天高强度运动。虽然瘦了60斤左右,但是身体状况频问题,连正常上学都无法做到。医生表示,造成这样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减肥方式。(4月17日 《法治日报》)

在经过病痛的折磨后,面对记者的提问,李童却表示自己不后悔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减肥,这实际上展现了李童将减肥置于健康之上这一现象看似荒唐却并非孤例,广东一名130公斤的男孩因过度节食导致急性肾衰竭。由此,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产生这样错误的想法呢?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测,如不加干预,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31.8%。

这一系列的数据给每个家庭敲响了警钟,“小胖墩”减肥成了许多家庭的当务之急。许多家长为了帮孩子减肥会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然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只需喝水吃蔬菜”一类的忽视孩子健康的减肥方法;有条件的家长会聘请营养师帮孩子减肥,但有的营养师也未能提供相关文件证明其营养师的身份。我们能理解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想尽办法帮助孩子减肥,也相信家长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思考:当家长盲目地根据虚假的网络信息或营养师的建议去帮助孩子减肥时,究竟是在减孩子的肥还是在减孩子的健康?当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将“你很胖”这个观念灌输给孩子,甚至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埋怨没有照管好孩子的时候,孩子是否会自卑、难受?是否会认为是因为他们的“胖”引起了家庭成员的不和谐?

另一个原因出现在社会上。《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BMI超过24的儿童时发现,有超过50%的儿童认为自己因为胖而不如其他同学,70%的儿童由于肥胖怕被嘲笑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显而易见,这些孩子认为自己因为体重是不同于他人的,在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下,这部分孩子不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渴望融入集体的他们还可能会采取极端的减肥方法来寻求“自我认同”,但最终也只会陷入身心双重困境。

就是在这家庭与社会双重压力的推动下,孩子们一步步地跌入减肥的深渊。但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反对的并不是孩子减肥,而是孩子过度减肥,不顾身体健康的减肥。肥对身体终究是有害的,当发现孩子肥胖时,为了孩子长久的健康,引导孩子减肥是正确的,只是要注意引导方式。

为了帮助孩子科学减重,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共同出力。家长应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设计合理的减肥方案,或是咨询权威的医生,帮助孩子做到科学地“吃”+勤锻炼;学校应该建立、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肥胖儿童的心理疏导;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尊重每个个体,不要仅依靠外貌定义价值;社会应该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筛选,警惕“减肥博主”的胡言乱语,加强对无资质机构的审查。

减肥是为了健康,不能为了减肥而损害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杨芳琳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51/148813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