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尚久
4月7日上午,珠海市金湾区首届农房盘活推介会举行,现场发布“农闲E居”智慧平台小程序。此次活动也吸引了许多港澳投资者到珠海金湾考察投资项目,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联动发展。(4月8日《珠海特区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不少乡村出现“空心化”,留下了一幢幢闲置农房。这些“沉睡农房”,由于岁月的侵蚀加上缺乏管护,有的已破败不堪、墙体开裂,有的则杂草丛生、庭院荒芜,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村容村貌,还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有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至少有7000万套闲置房屋,闲置宅基地面积达3000万亩,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已刻不容缓。
土地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是农村发展活力之源,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当前,乡村振兴已进入全面推进关键阶段,产业兴旺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是决定乡村振兴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升温,市场对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乡村体验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闲置农房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宝贵资源。盘活“沉睡农房”,实现“屋”尽其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还能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近些年,全国多地在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放市场、收益权惠村民”的模式,让“沉睡农房”变身“共富空间”。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通过推动全部行政村成立农房运营服务中心、开发集房源发布、智能匹配、资源对接等8大功能于一体的“农闲E居”小程序等举措,截至目前已经盘活农房231栋,为村民带来增收270万元。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这为盘活利用“沉睡农房”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边是看似无用的“沉睡农房”,一边是需求旺盛的租房市场,打通供需链路至关重要。以“农房租”改革破题,充分挖掘闲置农房资源的潜在价值,让更多“沉睡农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定能激活乡村全面振兴“一池春水”,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图景照进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苏尚久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