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椒视评 | 数字浪潮下,阅读如何借力互联网“破圈”生长?

来源:红网 作者:李青燕 编辑:吴海刚 2025-04-27 18:02:33
时刻新闻
—分享—

□李青燕 李喆姝 雷佳怡 李雨珊 李恬(山西大学)

节目开始前,先问屏幕前的你几个问题,最近一次完整阅读一本书是什么时候?说到读书,你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的画面是什么?是一个人坐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捧着一本书认真阅读,阳光洒在书本上,书中的油墨熠熠生辉的画面?是手机里随时能读到的电子书?还是陪伴我们入睡的播客?

今天我们不聊“与其玩手机,不如多读几本书”的说教,而是聊聊,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用互联网赋能阅读,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你看余华在直播间聊《活着》吸引百万观众,董宇辉卖书金句频出让《额尔古纳河右岸》卖断货,就连《红楼梦》都成了社交平台的“人生指南”。原来不是我们不读书,而是阅读正在破圈生长。它可以是一段播客里的哲思,是下班的地铁上阅读的电子书,甚至是深夜时一场关于《三体》的激烈讨论。

其实,阅读的方式可以跟随时代发展而进步,热爱阅读的人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互联网时代给予我们的红利,阅读的重点不在于怎么读,而在于战胜那个娱乐化的自我。选择阅读,代表我们选择了知识与文明,而不是任何一种形式。在科技更为发达的未来,知识可能会拥有更加智能轻便的载体,而其启发智慧、传承文明的作用从没有发生变化。

《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6.7亿,同比增长17.52%,中国数字阅读作品总量约为6307.26万部,同比增长6.31%,数字阅读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一地鸡毛的繁忙生活中,给予我们心灵的滋养。

读书真正的意义,或许不是道德绑架式地呼吁我们放下手机,而是提醒我们:在算法盛行的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独立的思想,是放弃空虚的短视频,主动选择精神食粮的勇气。正如毛姆说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无论是纸质书的油墨香,还是电子书的便捷,重要的是给思考自由生长的空间。

所以,今天我们不妨做个实验:关掉刷不完的短视频,把目光投向书本,不管是在实体书架上还是电子书架上,打开一本落灰已久的书,看看自己能读多久。

来源:红网

作者:李青燕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61/149107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