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生
据中新网报道,5月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该医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工作。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决定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5月4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在网上被广泛议论,作者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霍某某。论文开篇写道:“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但正文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中有“男27例”,观察组中有“男28例”。上述通报,是涉事单位对此的公开回应。
据极目新闻报道,“问题论文”在线公开时间为2017年11月,刊发期刊为《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5月5日记者调查了解到,有论文代发机构对该期刊的版面费报价从四千至一万元不等,声称还能提供代写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涉事期刊现名《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创刊于2014年,系目前我国唯一一本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学术期刊。
妇科论文惊现“男性患者”,令人笑掉大牙。不过,令人错愕的是,假得离谱的论文竟非个案。据5月5日《现代快报》报道,网友“李大海说”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篇医学论文存在荒诞内容,如在子宫肌瘤、产妇出血、羊水栓塞、卵巢囊肿等妇科论文中,出现大量“男性患者”,论文作者分布在河北、山东、福建等省份不同医院。记者通过知网针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核查,证实了上述说法。涉事杂志除《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外,还有《中外医疗》等学术期刊。
近年来,学术论文造假事件不时见诸媒体,但像妇科论文出现“男性患者”之类荒诞错误,实属罕见。通常而言,作者撰写学术论文,无不经过缜密构思、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才能成稿,可以说,但凡由作者执笔或修改,妇科论文出现“男性患者”的概率为零。同理,学术期刊要刊登一篇论文,通常必须经过预审筛查、同行评议、主编终审等严谨环节,哪怕其中一个环节有人履行基本职责,也不至于让如此离谱的内容赫然出现在论文中。
而如今,论文经由机构代写代发“一条龙服务”炮制,才闹出“妇科论文出现男性患者”这般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闹剧。这种论文代写代发乱象,在学术界已是“公开秘密”:“作者”只管花钱,期刊只管收钱,中介明目张胆赚差价。在此,肩负神圣学术殿堂“守门人”职责的某些学术期刊,竟连连“失守”,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扯下了学术期刊“遮羞布”,丢失基本“羞耻感”,沦为彻头彻尾的学术造假“帮凶”。
因此,妇科论文惊现“男性患者”,仅处分作者还远不够,有关部门有必要“刨根问底”,对涉事学术期刊进行“全面体检”,并施以刮骨疗毒式“手术”。否则,学术造假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