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扫街麻溜英语大叔”为何爆红网络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司马清 2013-10-20 00:01:43
时刻新闻
—分享—
  昨日,一段《北京扫街大叔甩一口麻溜英语》的视频,惊呆了众多网友。视频中,一位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环卫大叔,用流利的英语与提问者交流,不时蹦出“civilization”(文明)等高级词汇,并说他读过《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莎翁著作。这位大叔自称曾是山东枣庄的中学英语教师,9月来京当环卫工人后,常用英文为人指路。(10月18日《新京报》)
  
  扫大街的“麻溜英语大叔”爆红网络,横扫传统媒体,一跃成为全国性的新闻人物。然而,细细一考量,这位带引号的“扫街大叔”凭“麻溜英语”成热门新闻人物,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传统媒体《新京报》的深度采访,让新闻人物“扫街大叔”褪去了“新闻价值”的外衣,原来这位大叔本是山东枣庄的退休英语教师,大叔拿着退休金,在老家还开了个辅导班,可算是衣食无忧,至于环卫工人的身份倒更像是到北京旅游者体验另类生活的马甲。同样的事情,换一个说话:《退休英语教师扫大街体验生活,麻溜英语镇住小伙伴》,这位大叔还能爆红,并引得权威媒体代表《新京报》作深度专访吗?
  
  常规新闻学看来,这位退休英语教师的事迹难成全国性热点新闻,但既然大叔的新闻人物身份业已坐实,就有分析背后原因的价值。笔者看来,正是自媒体的传播特点成就了扫街“麻溜英语大叔”的爆红。
  
  首先请看,这位环卫工大叔经常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人交谈,引起路人的围观,于是一位热心人士掏出手机用英语对环卫大叔进行了采访,同时有其他围观人士掏出Iphone等自媒体工具或拍照或录音。采访视频很快被上传网络,也不排除其他人把所拍图片上传微博,并导致名为《北京扫街大叔甩一口麻溜英语》的视频火遍网络。
  
  据了解,当今社会的热点新闻中,自媒体新闻的权重越来越高,而且相比传统媒体,自媒体制造热点新闻似乎更有优势。因为自媒体受自身信息采集处理方式限制,传播的多为碎片信息,更易产生身份信息错乱,所以自媒体新闻不火则已,一火必大火。
  
  所以你看,路人随手拍播出的《北京扫街大叔甩一口麻溜英语》传播的就是碎片信息:大叔的第一身份本是退休英语教师,可是自媒体新闻把他处理成了环卫大叔;相对资深英语教师而言,大叔的英语口语实在业余,可是自媒体新闻把它处理成了颇具新闻价值的“麻溜”,当然其中隐含着前置信息;对上了年纪的环卫大叔而言,这口语绝对是大叔形容莎翁作品一样的“verymoving”(很感人)。
  
  自媒体时代给新闻运作带来新的议题:为何过去难成新闻的事和人如今一夜爆红?不研究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你永远也想不通。自媒体传播信息的“抓取碎片性”和“不求甚解性”制造出多少无厘头热点新闻和热点新闻人物?等到更具权威性的传统媒体跟进,虽能打捞出被自媒体湮没的“真实”和“深度”,但热点新闻和热点新闻人物已成事实,新闻浮夸带来的附加值和新闻“造假”带来的损害更难以逆转。前有丈母娘在结婚典礼上送给女婿宾利车女婿下跪的假新闻,后有余姚水灾老支书背干部过水引起众议的微博新闻争议;不从自媒体角度打捞这些新闻的起源和传播方式,你能客观解读这些引得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热点新闻吗?
  
  文/程振伟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0/20/317387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