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期盼河南成为治超改革“排头兵”

来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 编辑:易木 2013-12-14 00:03:40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14日,河南省永城市货车车主刘温丽因不堪运政路政部门罚款服毒自杀,虽然经抢救保住了命,但是这位女车主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巨大社会反响。12月11日,河南省副省长赵建才对此回应称,永城事件还在调查中,目前,省里派出了调查组和工作组。调查组主要由纠风、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针对事件本身调查。工作组还将深入剖析原因动机,提出从长期、根本上解决“公路三乱”的措施。(12月13日《人民日报》)
  
  永城事件发生一个月来,“公路三乱”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全国各地浮出水面的治超乱象令人忧虑。运政部门的“年票”和路政部门的“月票”,证明多年治超已经治到了死胡同,再不痛下决心,用改革来救人,可以说,类似女车主服毒的悲剧就会再次上演。
  
  尽管永城事件还在调查中,但是赵副省长认为,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公路三乱”事件。车主服毒,是执法人员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执政为民意识不强,对相关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的,反映出交通运输管理中“以罚代管”体制机制的弊端和官僚主义作风的顽固。我们看到,此事件责任划分基本明确,错在执法人员,错在“以罚代管”的体制机制弊端。
  
  先前货车维权司机王金伍用自己身经百战的经历找到了治超乱象的“病灶”在哪里。他说,如今的货车司机是寸步难行,因为是多龙治水,在那些相互打架的部门规章中,司机就没有不违法的时候。那些巨额罚款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政府给的票据,都在执法中竞相比罚,谁罚得多,谁就有好日子过。罚款的一个巨大流向就是养人。商丘市梁园区交通系统就有6500人之多,这需要多少罚款才会养活他们啊?究竟如何惩治治超乱象,王金伍也摇头,因为全国都如此,很难治,很难改。
  
  今天,对于治超乱象,副省长发言了,理当更有分量。赵建才副省长分析说,当今只罚款不卸载,先罚款后上路,以及不规范使用票据等个别现象,表明违法车主和执法人员存在一种违规违法的利益关系,无形中降低了行政处罚标准,超载和罚款双向受利益驱动,一方愿意多拉货,一方愿意多罚款,罚款成本又加剧超载。再加上以罚养人,超员进人,以超载养超员现象,其结果必然是越治越超,陷入恶性循环。——无疑,这就是治超乱象的基本“病灶”。
  
  如果要追问“病理”是啥,这位副省长也很清楚。他认为,“公路三乱”屡禁不止,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弊端和深层次矛盾造成的。表面看是以罚代管,背后隐藏的是执法管理和运输路政管理体制的不顺畅,职能交叉、多元执法,仅运输路政管理部门就有好几个执法主体。源头上,如改装车辆进入市场,检测涉及工商部门,技术安全又涉及公安部门。各部门职责界限不清,相互交叉,造成了行政执法的错乱。于是,违法超载的货车就成了“唐僧肉”,你吃我吃大家都吃,心照不宣,从而导致车祸不断,悲剧频发。
  
  接下来,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厅就不要再沉默了,既然副省长要求一是多头多元执法必须向综合执法转变,整合资源,理顺体制;二是解决行政执法管理队伍人员经费问题,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必须斩断以罚代管,靠罚养人的利益链,那就迅速行动,拿出得力措施,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力争成为全国治超改革的“排头兵”。唯如此,才算为永城事件画出的完美句号吧!
  
  文/朱永杰

来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14/322531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